“年輕人要敏銳地抓住鄉村振興這一歷史性機遇。”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蒼溪縣白驛鎮岫云村黨支部書記李君近日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鄉村振興的希望在于我們這代年輕人的奮斗”。
他認為,吸引年輕人回歸鄉村,不光要靠情懷,還要通過更富活力的政策,“讓更多年輕人看到返鄉創業的希望”。
這位85后村支書已經在脫貧攻堅一線奮戰了13年。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李君和1980名來自基層的各界代表一同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13年前,大學畢業的李君放棄了成都某企業的管理崗位,回到岫云村,成為一個“娃娃書記”。在李君的帶領下,岫云村從秦巴山區深處一個沒有路、沒有旅游資源,也沒有支柱產業的落后小山村,變成一個“讓很多城里人都羨慕的地方”,在2014年實現脫貧摘帽。
走向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保障。幾個月前,李君通過短視頻、直播廣泛征集網友對于“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的建議,并招募愿意來岫云村創業工作的短視頻人才和其他專業人才。
在李君看來,年輕人在農村創業興業,帶動和影響的絕不僅僅是一個家庭,可能是一個村子、一個地區的發展。返鄉青年從農村走出去,接受了新的教育,有了新的思想,再加上對農村有著濃濃的鄉情,“如果這樣的青年能夠回來建設家鄉,我相信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而青年帶著技能技術返鄉,能夠更好地振興鄉村,實現“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近年來,岫云村借助互聯網平臺助力農村新經濟發展,幫助農民致富增收。去年,該村還將村里土地集中起來,建起了300多畝的生態農業園區。鄉村振興的發展機會讓不足千人的岫云村吸引了18名青年返鄉創業。
今年春節期間,李君特意召開青年返鄉創業動員會,宣講相關政策、規劃。李君表示,“只有回來一個成一個,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
近日,中辦、國辦就關于鄉村人才振興問題聯合發文,要讓鄉村有希望,就需要有思想有文化的年輕人。這讓李君十分振奮。
他建議出臺強有力的扶持政策鼓勵支持青年人返鄉創業,以人才振興促鄉村產業振興,對于返鄉創業的青年群體給予較大的支持力度,為他們創造一個較好的創業環境,在金融支持,資金、項目扶持方面要匯集不同部門的力量,讓返鄉創業的群體賺到錢,看到希望。
同時,他建議相關部門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設置大學生在基層的專職崗位,如原來的大學生村官、村上的社會組織服務人員等崗位,既能服務鄉村振興,也能培養一大批基層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