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番禺區石碁鎮大力發展普惠園,推進集團化管理和特色教研
2021-04-09 14:36:07 來源: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很難想象,我們家門口有這么好的幼兒園,全新的課室與園區外墻、現代的橡膠跑道、寬敞的課外游戲場地,簡直認不出了。”陳志勇是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碁舊水坑幼兒園的家長,對“老破小”幼兒園新學期大變樣贊嘆不已。

石碁是廣州市番禺區的一個小鎮,因古時村口有一石雕碁(棋)盤,盤上放有碁(棋)子而得名。近年來,石碁鎮圍繞“學生喜歡、家長滿意、教師幸福、學校發展”4個維度,全力鍛造“家門口好教育”,下了一盤區域學前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的好棋。

普惠園優質園全覆蓋

曾有一段時間出現過這樣的怪現象:為了增加集體收入,有的村將集體土地招租開辦民營幼兒園,價高者得,推高了辦園成本,最后卻是村民家長買單。村集體辦幼兒園基本條件不達標,條件簡陋且辦學質量較差。

不能讓村級幼兒園成為學前教育發展的“洼地”。于是,石碁鎮回收村外包幼兒園,將村級幼兒園重新拉回集體公辦性質,扭轉弱勢地位。政府將舊水坑幼兒園這所村辦園轉為公辦,出資400余萬元進行升級改造,翻新課室與園區外墻,完善課外游戲場地,添置橡膠跑道與兒童健身器具,還改善了教師辦公環境,為孩子們創造了更加舒適安全的環境。

通過各級財政支持與村集體自籌等方式,石碁鎮籌集1.54億元對石碁鎮前鋒幼兒園等7所幼兒園進行新建和擴建,將在2022年前增加1632個公辦學位,極大滿足戶籍兒童、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常住適齡兒童就近入讀公辦幼兒園需求。該鎮現有23所幼兒園,其中公辦幼兒園在冊幼兒數占比66.86%,普惠性幼兒園占比100%,規范化及以上幼兒園占比100%,已實現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目標。

構建內外幼教共同體

“光有幼兒園硬件提升還不夠,要通過構建幼教共同體,統一鎮內幼兒園發展方向,為學前教育發展提速。”石碁教育指導中心幼教教研員陳靜,是石碁幼教共同體的“設計師”,在她看來,通過擬定制度、完善組織架構和推動教研發展等舉措,能提升區域學前教育管理效能,提高幼兒園辦園質量,真正辦好“家門口好學前教育”。

石碁鎮以管理、教學、后勤三大體系實施分層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形成鎮內幼兒園相互學習、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聚合力與向心力。

探索集團管理模式,以中心幼兒園為龍頭,采取“以強帶弱”“以老帶新”的方式統籌管理區域內幼兒園,建立以共同管理、共同發展為目標的幼兒園發展共同體,實行優質資源統籌共享。石碁幼教共同體還出實招,設立學前教育四大業務輔導片,每個業務輔導片各司其職,充分發揮輔導、示范、輻射作用,通過保教質量培訓、觀摩交流開放、教師跟崗、教師培訓等活動,促進石碁學前教育整體水平提高。

為探索學前教育區域均衡發展的新思路,近年來,石碁鎮還與廣東省羅定市黎少鎮結對子,致力于打造跨區域“幼教共同體”,實現兩地學前教育共同進步。

活躍的小鎮幼師教研

2019年4月,石碁鎮被評定為“廣東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鎮”。

在石碁,走進任何一所幼兒園,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濃郁教研氛圍。分組研究活動、幼兒教師玩具研究案例分享會、“同課異構”教研活動等,青年幼師們熱情高漲。根據各幼兒園辦學質量、校園文化、校園環境、師資力量等條件,幼兒園分成7個教研工作坊,開展益智區、語言區、戶外活動等操作材料投放及科學利用研究。

石碁以省、市課題及項目作為研究引領,依托PBL(基于問題的學習)項目式學習理念,規劃出適宜的教師教研內容。“第一次聽園長講述PBL時,感覺離鄉村幼兒園很遠。在撰寫過程中有了初次感悟,知道找出孩子的興趣點、梳理問題清單、網絡圖、預設目標等,在實踐中完成。”石碁鎮前鋒幼兒園教師郭惠玲感慨地說。

石碁地處嶺南文化重地,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傳統課程素材。石碁將PBL理念與地方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多方共建地方課程框架,形成本區域內幼兒園地方課程。此外,石綦通過推動園本課程的建構,充分利用周邊資源,傳承本土傳統文化,打造幼兒園特色文化,促進幼兒園內涵發展。目前,已有多所幼兒園初步開展特色文化教育課程,如石碁鎮中心幼兒園禺源課程、前鋒幼兒園水鄉文化等。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