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記者在國新辦召開的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建立進展情況發布會上獲悉,3年來,海南共引進人才23.3萬人,同比增長675%。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介紹,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犊傮w方案》發布實施以來,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海南省和有關部門研究出臺了110多份有關政策文件,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框架初步建立。
關于人才方面,政策文件先后提出,制定實施鼓勵類企業所得稅和高端緊缺人才所得稅兩個“15%”優惠政策,境外直接投資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開展國際人才服務管理改革試點。印發高層次人才分類標準(2020)和認定辦法,發布境外人才執業管理辦法。
沈曉明介紹,《總體方案》發布后不到1年時間,引進人才數量超過總體規模的50%,順利完成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初期目標。設立人才服務“單一窗口”,發布自由貿易港境外人員執業管理辦法和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管理辦法、目錄清單,落實企業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以薪酬水平為人才評價主要指標,人才發展環境明顯優化。
沈曉明說:“我也常常告誡我們海南的同志,引進人才是重要的,培養人才更重要。我們需要‘外來和尚’,也需要‘本土和尚’。”
沈曉明注意到,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總體方案安排到2050年,他們有幸成為接力棒的第一棒。“接力賽當中跑最后一棒或者沖刺的人現在在哪兒呢?那些人現在在幼兒園呢。因此,辦好海南自己的教育,對擴大人才隊伍極為重要,具有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