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高聯合育人,構建多元化課程體系
2021-07-02 11:17:39 來源: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2018年9月3日濟南大學城實驗高級中學首屆開學典禮,北京大學教授馬玉國為學生講授“化學人才的成長”;

2019年9月2日開學日,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龍騰為師生講授“雷達應用與發展”,并與濟南市領導共同為“雙高聯合育人省級試點學校”揭牌;

2020年5月25日復課開學典禮,山東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張思超教授為學生講授“中醫抗疫的傳統與現代”……

“雙高聯合育人”已成為大學城實驗特色品牌。2019年3月,學校被省教育部門遴選為普通高中改革發展重點任務“雙高聯合育人”省級試點學校。校長鄭玉香主持的省“十三五”規劃課題“雙高聯合育人特色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近日通過專家鑒定。截至目前,學校已從國內外著名高校聘請大學師生導師84名,邀請大學導師到校授課36次。

雙高聯合育人

構建多元化課程體系

“雙高聯合育人”課程目標。以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為基礎,以特色課程建設為載體,以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為重點,以創新型人才培養為目標,與高校合作共建學術型特色高中,探索新時代育人方式改革路徑。

資源共建共享。學校周邊高校及科研院所,已經成為學生拓展課程基地。齊魯工業大學的工程訓練中心就是“雙高”項目落地點之一,北理工前沿技術研究院向學校開放科研實驗室,山東師范大學向學校師生免費開放圖書館和部分學科實驗室,山東中醫藥大學向學生開放中醫藥博物館和生命研究中心等教育資源……

課程體系構建。學校建構了以大學導師為主導的“雙高課程”:

主題報告課程。北大、清華等高校30余位導師到校作主題報告,課程內容涵蓋學科認知、學術素養、尖端科技、家國情懷等方面。

小班專業課程。院士、高校博導教授定期在各大學導師班“面對面”小班授課。

網絡指導課程。學校積極聯絡導師為學生開展線上指導課程。學生根據學業基礎、興趣愛好等自主選擇課程。

高校研學課程。利用假期組織國內外高校研學課程。高校導師在自己的實驗室或工作室授課,讓學生實地感受高校文化,了解高校常態學習科研生活。

航天特色課程。依托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雙高航天課程項目班”,與中國航天八院共建“全國青少年航天教育基地”,開展航天特色課程。

創新教學管理

建設學術型特色高中

濃厚學術氛圍。提升教師學術素養,培養學者型、專家型教師。與山東師范大學各學科課程教學論教研中心,聯合開展高端教研活動和課題研究;與浙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高校合作,建立師訓基地。

山東大學數學院在學校設立濟南市首家“張天德教授工作室”;與山東師范大學合作,設立“群文閱讀教研中心”“英語跨學科經典閱讀教研中心”“高中思政‘雙課堂’教學模式教研中心”;與省中醫藥大學合作,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

學生搞研究已經成為常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2019級學生馬睿卿研發的課題“長效無害免洗不易揮發高分子乙醇消毒劑”申報濟南市社會民生科技攻關課題,研究產品已申報專利并順利投產,通過省級檢測,相關內容被《濟南日報》等媒體報道。

優化課程實施。挖掘周邊高校資源,整合開設30余門校本課程。每周二、三15:30,學生參加航天探索、游泳、機器人、高爾夫、擊劍、馬術、無人機等學科拓展課程和社團活動。

2021年5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北大生命科學院教授趙進東,與濟南大學城實驗高級中學校長鄭玉香和副校長郭福祥、張興衛,帶領學校生物興趣小組到非因生物科技(山東)有限公司開展研學活動。院士手把手帶領學生深入生物科技前沿,揭示生命密碼。

“雙高聯合育人”促進了師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團隊獲省市級專業獎勵100余人次。學生在省級以上各類競賽中屢獲大獎,在各類國家級別作文大賽中獲獎500余人次,2019級8班學生郭奕林獲得“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特等獎。“雙高聯合育人團隊”被評為濟南市“教育管理榜樣”。“‘雙高聯合育人’特色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獲市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成果一等獎。學校先后獲得省級文明校園、省網球游泳特色高中等稱號。

“學校將繼續秉持‘大學至善,達濟天下’的學校精神,傳實驗之神,弘大學之道,樹至善之人。”校長鄭玉香表示,學校正努力為構建智慧生態的學術型特色高中,探尋一條特色教育之路。

(張繼平)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