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Ι顛覆歐美模式,重慶誕生國內首個普惠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獨角獸
2021-04-19 14:34:53 來源:壹點網
1
聽新聞

不是巨頭,也能成就獨角獸。

在工業互聯網這個等級分明的賽道中,只有巨頭才能成就獨角獸嗎?答案并非如此。近日,重慶一家成立僅一年的科技企業——允成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允成科技”),獲得數家基金公司投資,融資額約為2~4億元人民幣,釋放約3%到5%的股份。隨著中金浩天第一筆資金到位,允成科技的估值達到10億美元,成為國內首個普惠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獨角獸。

“工業互聯網”的概念源自歐美,自2012年通用電氣(GE)首次提出后,一直就是巨頭的角力場。在規模、通用性上占據上風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往往脫胎于老牌工業或IT龍頭企業。工信部2019年評選的十大雙跨平臺更是紛紛由三一重工、徐工信息、浪潮、用友等頭部企業孵化。

2020年,伴隨工業企業疫情下的自救,“工業互聯網”更是一路狂奔。尤其在資本市場,海爾卡奧斯、樹根互聯等工業互聯網平臺頻頻傳出近10億規模的單筆融資,工業互聯網正成為各路基金眼里的“香餑餑”。有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中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70家,“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了1100個。

36氪從天眼查查詢,允成科技成立于2020年2月18日,注冊地為重慶墊江縣。墊江距重慶主城120公里,去年GDP為444.83億元,在重慶38個區縣中排名第24位。據2019年墊江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其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2.2:47.1:40.7,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縣。

在允成科技背后,一無知名工業企業加持,二非IT龍頭企業出身,巨頭夾擊之下,它如何突圍而出?資本為何青睞它?一個工業互聯網獨角獸,為何誕生在重慶的一個農業縣?

墊江工業園區

疫情催生的獨角獸

“某種程度上,允成科技可謂疫情催生出的獨角獸。”允成科技創始人尹云峰說。

2020年疫情期間,尹云峰創辦的另一家企業允升科技,幫助墊江縣政府搭建了應急物資管理系統,以及為當地衛健委建立了“云課堂”用來講授防疫知識。在這些成功案例的基礎上,墊江黨委政府支持允升科技成立子公司允成科技,在墊江打造全域性普惠型產業互聯網平臺。

“半年內破零實現610家轄區企業同上一張網、3.2萬臺設備同上一朵云,覆蓋墊江縣一產、二產、三產。在上云的3.2萬設備中,其中87%都是普通設備,用我們的技術,連農村的養殖農戶都可以上云。”尹云峰說。

相較其他工業互聯網平臺,該平臺以一種全新的技術模式,面向國內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大規模快速部署、見效快、可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

目前這種為區域政府提供全域性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模式,正逐步推廣至重慶長壽、梁平、四川廣安,以及內蒙古、浙江等地區。此次投資方中金浩天評價,“允成已經非常清晰的展現出成為一家巨型平臺型公司的潛質。”

覆蓋中小企業、區別歐美的技術路線

中金浩天相關資深投資人士說,“我們之所以看好允成模式,一是因為它走了一條正確的技術路線——打造綜合型平臺,讓中小企業以極低地成本就可以上云,二是已經建立起時間門檻的壁壘。”

這個技術路線,也正是目前工信部倡導的方向。4月14日,工信部發布《“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其中就有一條:聚焦中小微企業特點和需求,開發輕量化、易維護、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截圖

截至2021年2月,中國中小企業已超過4000萬家,個體工商戶9600萬余家。它們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

“無論GE,還是德國提出的工業4.0模式,不一定適合中國的現狀。”中國的中小微企業數量龐大,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還處于2.0、3.0階段,要跨到4.0,需要重新再造,改造和使用成本都太高。未來工業互聯網,將會有8-10倍消費互聯網的市場容量,如果能讓基數龐大的中小企業,提高哪怕1%~2%的效率,中國就有希望在國際上實現彎道超車。工業互聯網技術及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無疑更能彰顯我國體制與制度的巨大優勢。

該人士說,面向中小企業、低成本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有很多,但允成科技已經建立起時間門檻的壁壘,這是同類產品甚至大資本短時間內都很難追趕的。

允成科技雖然只有一年時間,但它的大股東允升科技10年磨一劍,自主研發了FIE柔性智能引擎,目前已經匯聚了3萬多種業務模型,應用案例已經覆蓋國民經濟分類體系中 97個大類中的 80 多個行業和領域。

樂高積木,按需配置

“我們的產品邏輯類似樂高積木,隨時可以按客戶的需求拼接出所需的功能模塊。”尹云峰介紹。這種模式下,允成的工業互聯網產品的安裝及部署僅需幾天時間,月費用則在數百至數千元人民幣的水平。

尹云峰表示,允成的目標是幫助政府繪制全社會產業圖譜,目前墊江縣的農業、工業、商貿業的數據也已逐步完成了上云,縣域各企業情況在云端一目了然,帶動政府的決策高效。

重慶是工業互聯網的實驗場

隨著允成科技新一輪估值10億美元融資的完成,允成科技也繼豬八戒網、云從科技后,成為重慶的第三只獨角獸。這只工業互聯網獨角獸出現在重慶,并不是偶然。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上周視察墊江時說,“重慶工業門類齊全,具有孕育工業互聯網企業的獨特優勢。”

工業互聯網離不開上下游工業場景,而跨行業、跨領域的平臺型產品的研發則需要基于不同行業的共性開發。重慶擁有中國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行業門類,制造業總規模接近2萬億元。抗戰時期全國工業內遷,以及解放后的三線建設,幫助重慶建立了齊全的工業門類,這種歷史際遇絕無僅有。尹云峰說,重慶的工業生態很豐富,“跨一條街就是另外一個行業了,適合研發普適性的技術”。

企業的發展也與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息息相關。

早在2018年,重慶市政府就發布了《重慶市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實施方案》,在多方面制定政策鼓勵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到2019年,政府更是印發了《重慶市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力爭到2022年將初步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制造業發展格局,培育3-5個國家級服務平臺,建成20個以上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轉型的制造業平臺。

中國互聯網研究院首家分院也已落戶重慶,全國頂級產業專家協同助力重慶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景象正在成為事實。據尹云峰介紹,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已受聘為公司首席技術顧問,并作為首批進站院士進入院士專家工作站。

從歷史成因,到現在政府、學界共同營造的工業互聯網發展環境,重慶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得天獨厚。在可以預測的未來,重慶在這個領域必將誕生更多的獨角獸。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