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新經濟形態。數字經濟的浪潮下,互聯網原生IP的不斷崛起,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整合性IP開發思維或將成行業共識,未來有望出現超級IP。
用戶參與度是衡量某一IP市場影響力、競爭力和活力的核心指標,也是“超級IP”的基本屬性。從6月1日,中國經濟信息社編制的《新華·文化產業IP指數報告(2021)》中,我們看到,目前已經出現了市場反響較好的跨領域聯動改編,也有題材更加多元的優質作品,這為下一階段相應內容領域的新賦能以及IP資產的第二次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文化產業IP綜合表現TOP50中,騰訊以27個參與IP位列“活力TOP50榜”首位,其數字文化業務多點開花,游戲、動漫、影視、網文等IP建設成果顯著。其中《斗羅大陸》和《流浪地球》更是分列第一、二位,綜合指數相較其他作品優勢明顯,形成了互聯網原生IP的第一梯隊。
《斗羅大陸》是以網絡文學為源點的優質IP,2009年完結,出版銷量超過千萬冊,經過長期的布局,先后被改編為多種文化產品。由《斗羅大陸》改編的動漫作品,現已更新到159集,播放量高達297億次,是國漫排行版第一的作品。而今年年初,由當下頂級流量明星肖戰,以及"火箭少女“吳宣儀共同主演的《斗羅大陸》真人版電視劇更是成為影視圈中的爆款,短短40集的劇情,播放量高達54億。
此外,由《斗羅大陸》為原型的手游更是受萬千粉絲追捧,一度成為最受歡迎的手游。迄今為此,《斗羅大陸》可以說是互聯網IP的典范,從IP源頭深耕細作,不斷與用戶建立情感關聯,實現了經典IP的不斷衍生、價值升級,發揮IP價值的最大化。
可以說《斗羅大陸》成功破圈,價值不斷增值,正在于騰訊新文創整合生產關系,協調生產體系構建的強調共通、共創、共生的IP構建新文創模式。通過這一模式打造的有著統一價值內核,又有廣闊覆蓋面、多元多樣的內容矩陣,為塑造具備廣泛世界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帶來了更多可能。
如果說《斗羅大陸》是互聯網IP的天花板,那么《流浪地球》則是引領互聯網IP向前發展的主力軍。作為科幻小說的原創IP,《流浪地球》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電影版《流浪地球》成為了中國首部票房破40億的科幻電影,讓中國在重工業科幻電影這一領域實現了較大的突破,同時擴大的《流浪地球》原生IP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目前,IP跨平臺開發漸成趨勢,線上多平臺運營成效比較顯著,《斗羅大陸》和《流浪地球》作為價值仍在持續成長的頭部 IP,有其獨特的參考意義。如依此路徑整合生產關系、協調生產體系,強調共通、共創、共生的IP構建模式發展下去,超級IP的到來便只是時間問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