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已經放假,教師依舊忙碌著
2021-01-28 14:49:34 來源:長江日報
1
聽新聞

學生已經放假,教師依舊忙碌著。1月27日,長江日報記者走進武漢紡織大學,發現不少教師正利用寒假時間申報課題或進行科研攻關。

武漢紡織大學技術研究院是該校以解決紡織領域科學技術問題為目標而設立的研究基地。該院院長王棟向記者介紹,很多教師現在并沒有休假,有的在抓緊時間申報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省、市課題,有的在進行科研攻關,主要聚焦于技術成果的推廣和轉化。“前幾天,我們與企業開了幾次電話會議和視頻會議,主要是了解市場導向和產品需求,完善我們的科研成果。”

據了解,王棟帶領的纖維材料科研團隊致力于將一根纖維通過各種高科技手段“變”出萬千花樣。在該團隊的各個實驗室里,記者看到他們與消防部門合作研發的帶有人體感應功能的消防服,與中石化合作開發的會變色的纖維、可調溫的纖維,與醫療防護物資生產企業合作研發的具有抗菌殺毒功能的防護服等。“如今的紡織行業早就不再局限于傳統服裝制造了,各種新材料廣泛應用于生物醫藥、交通運輸、環保過濾、電子能源等行業,大放異彩。”在濾料綜合性能測試臺前,團隊成員夏明老師拿出一塊看起來像布料的物品進行過濾效率和氣流阻力檢測。“這塊‘布’其實是一種新型納米纖維膜材料。用于制作口罩的熔噴布可以通過靜電吸附作用來阻擋病毒,但這種靜電吸附作用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衰減,而采用新型納米纖維膜材料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記者接著來到武漢紡織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這里同樣有不少教師正在做科研工作。在機器視覺應用實驗室里,沈滿德老師正在調試設備。“我們和一家光電企業簽訂了協議,我的工作就是為機器裝上‘眼睛’,利用圖像識別技術輔助機器人進行準確定位、精密測量,同時對企業生產的太陽能光伏組件進行缺陷檢測。企業需求比較急,所以我得加班加點。”

在新型醫學檢驗裝備實驗室里,團隊成員艾釗老師正在對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免疫熒光檢測儀作穩定性檢測。該設備可以用于新冠病毒血清抗體快速檢測,與國外進口的同類儀器相比,具有耗材用量小、可獨立調溫等優點,部分器件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很受企業歡迎。

在該實驗室一角,記者意外發現一個小女孩正埋頭寫作業。“這是團隊成員劉豐老師的女兒,今年11歲,讀小學五年級。由于沒人照顧,劉豐就把她帶過來了。”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沈勝祥說,“我們計劃工作到2月6日。有的老師還可能把沒有完成的工作帶到家里去做。老師們都有科研任務,所以寒假里仍然非常忙碌。”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