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139.9萬中小學和幼兒園迎來開學第一天,“牛”元素牛氣沖天
2021-03-02 10:50:42 來源: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
1
聽新聞

昨日,武漢市139.9萬中小學和幼兒園迎來開學第一天。度過漫長假期重返校園,孩子的狀態調整尤為重要。極目新聞記者采訪發現,孩子們返回學校后,他們收到了各校頗具特色的“開學大禮包”。其中,既有含有“牛”元素的紅包,也有開展放飛紙飛機比賽的創意賽,讓學生們感受到了校園生活的樂趣。

“牛”元素牛氣沖天

今年是牛年,有著豐富寓意的牛元素,在開學的第一天成為了各校師生的新寵。

一大早,武漢市光谷第四小學近兩千名學生返校,人人都戴著“牛帽”,寓意牛氣沖天,牛頭人的特殊形象,引發笑聲一片。該校101班甚至有兩名孩子制作了“3D牛頭盔”。“一提到牛年,我們腦海中就會冒出‘牛氣沖天’等吉祥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牛的意蘊豐富,通過制作牛頭帽,我們希望孩子們了解更多相關知識,在這個牛年奮力耕耘,收獲人生的美好時光!”光谷四小校長饒家偉說。

昨日上午,武漢市實驗博雅第二小學校門口也出現了3頭喜氣洋洋的“大紅牛”為學生們送祝福,它們都由該校高年級學生裝扮。“牛年要牛氣,我們要學習‘三牛’精神:學做‘孺子牛’,為大家服務;學做‘拓荒牛’,創新發展、不怕吃苦;學做‘老黃牛’,努力奮斗。”該校副校長張杰說。

在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昨日多了許多“牛哥哥”“小福牛”,孩子們和他們說起了悄悄話;在幸運轉盤前,學生們收獲了“牛”樣心愿卡:“衛生牛”“幸福牛”“平安牛”“聰明牛”……音樂老師們則送上勁爆的《就是這么牛》手勢舞,鼓舞大家奮勇直前。“希望老師們做學生至上‘孺子牛’,學生做一心向黨的‘小紅牛’,老師做創新發展的‘拓荒牛’,學生做樂學樂創的‘小牛頓’,老師做勤懇奉獻的‘老黃牛’,學生做腳踏實地的‘小勤牛’。”光谷一小校長王萍說。

武漢市青山區吉林街小學門口設置了主題為“犇騰啟新程”的“勞動牛”“身體牛”“習慣牛”“學習牛”拍照打卡板,該校校長王萃說,希望孩子們做腳踏實地的“小勤牛”、身心健康的“小蠻牛”、一心向黨的“小紅牛”。

抽紅包抽中免作業

開學日,許多學生收到了紅包。至于紅包里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

武漢市光谷第十二小學各班班主任們在紅包里放入了“免一次作業券”“和好朋友同桌一天券”“和老師擁抱一次券”等,學生們隨機抽取后往往大聲歡呼;在武漢市蔡甸區第七小學,兩位老師扮成“牛牛”“犇犇”,在開學典禮上為學生們派發紅包,有人能“當一天班長”,有人能“和喜歡的老師共進午餐”,還有人能和校長合影。

在武漢市光谷第十一小學,紅包里裝的是矮桿波斯菊種子、太陽花種子等6種好養的花卉種子,學生會隨機抽到其一。它們不僅代表著春天播散希望的含義,更成為了學生的學期作業。“‘種子紅包’活動培養的是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在種養花卉的過程中,他們需要耐心,有責任心,要學會勞動。在課余生活豐富的同時,他們還會學到很多語文、科學知識,同學之間的交流也會增多,班級凝聚力得以增強。”光谷十一小校長丁苗說,希望孩子們像這些小種子一樣,努力成長,不負春光。

在武漢市漢陽區楚才小學,學生們也都收到了幸福種子福袋。“希望學生在播種、澆水、呵護種子成長的過程中積蓄成長的力量,像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楚才小學校長韋莉說。

創意賽放飛紙飛機

昨日除了是開學日,還是寒假作業的驗收日,許多學校舉辦了趣味賽。

在武漢市光谷第四初級中學,全校近300名同學放飛他們的寒假實踐作業——紙飛機。飛得最遠的甚至穿越了學校操場,飛到了隔壁小區。光谷四初校長伍學明說,紙飛機是每個孩子的童年回憶,新學期第一天,放飛紙飛機更有著放飛希望之意,學校設立了“最佳飛行獎”“最佳裝飾獎”“最佳創意獎”等,鼓勵學生們都參與期間,感受學習和勞動的快樂。

武漢市江岸區惠濟路小學則開起了“新年故事匯”。留漢過年的五(2)班學生孫通澤講起了初一一大早和媽媽為爸爸和他的學生們送東北餃子的故事,他說:“在武漢也能過一個東北味十足的新年!我親手把祝福包在餃子里,送給了大家,讓這個新年過得更有意義。”不少小朋友講述他們在假期做父母好幫手的故事。六(5)班學生歐陽正生說,他洗了窗簾,做了衛生,煮了早餐,包了餃子,還和爸爸媽媽一起打了年貨;五(2)班學生邱宣博說,他學會了買菜比價。

在武漢市硚口區紅旗村小學,師生們則開展了“斗舞”。該校校長段敏介紹,當天的開學典禮專門為寒假期間積極參與“每日運動”“每日閱讀”微信打卡活動的師生提供了特別的展示環節,希望大家繼續堅持運動、讀書習慣。“假期我連續打卡29天,瘦了差不多7斤。”代表教師出場斗舞的五年級(1)班的班主任周佳音寒假里成了學校的網紅教師,她每天都會在朋友圈曬出籃球、瑜伽、搏擊、街舞、游泳、健身操等運動照,學生們也紛紛跟上,周老師還和學生易子桐成了斗舞拍檔。昨日,這對一直在朋友圈隔空PK的對手終于同臺競技。

開學第一課迎大咖

極目新聞記者探訪發現,這個學期的開學第一課內容也相當豐富。

武漢市江岸區惠濟路小學請來英雄家長為學生們上課。五(6)班學生楊一可的爸爸楊建講述的是中印邊境線上的故事《讓我神往的戍邊英雄》;四(5)班學生楊佳怡的媽媽是醫院的一名護士,疫情期間一直奮戰在抗疫前線,這次她給孩子們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二(5)班成昌棨的媽媽也講述了抗疫期間全家人奮戰在各崗位的經歷。

在武漢市漢鐵高級中學,為了迎接新學期、迎接建黨一百周年,該校三個年級的學生們以合唱、跳舞、書法、繪畫、朗誦、演講等方式,為祖國、為即將開始的新學期送上祝福。在高一新疆(2)班,文藝委員沙伊巴伴隨著同學們的歌聲翩翩起舞,將班級活動氣氛推向了高潮。

“讓我們合理使用手機,重塑人生自我。”武鋼三中高二(16)班班主任張杰面向全班同學發出倡議:遠離手機,健康成長。全班同學、家長和老師簽下倡議書約定,減少使用手機,不帶手機進教室。“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慘痛的教訓不止一次的告訴自己:自律自控,遠離手機;健康成長、快樂生活!”張杰老師表示,學生使用手機有利有弊,但總得來說弊大于利。手機不僅影響學生成績,還影響親子關系,加重部分學生的逆反叛逆。所以,在普遍征求家長和學生的意見之后,對全班同學發出了倡議。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