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不同學段的校際協同壁壘,構建大中小學文化育人共同體
2021-03-29 16:10:36 來源:光明日報
1
聽新聞

近年來,大學紛紛推出“大師劇”“動畫片”“口述史”“主題展”“檔案文庫”等校史文化產品,將校史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進行有機融合傳播。這不僅是高校傳承大學精神、強化價值引領的有效舉措,也是面向社會大眾履行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積極探索,是構建文化育人共同體、深化“三全育人”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創新實踐。校史文化產品如何立足校園、面向社會,讓廣大師生校友和社會公眾更好地感悟和弘揚大學精神,需要高校與社會各界進一步思考、互動和實踐,協同開發校史文化產品,拓展產品育人功能,建好文化育人共同體。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高校校史是大學的文脈傳承,與國家、民族的發展相伴而生,既凝聚著豐富的時代內涵,又具有鮮明的特質,是大學重要的育人源泉。充分挖掘校史文化資源,以大學變遷和發展過程中的標志性事件或者人物故事等為素材創作校史文化產品,以舞臺劇、微電影、主題展覽等多種形式生動詮釋大學的文化與精神,并融入大學課程和文化建設,開設《校史文化》通識課。這對于廣大師生校友而言,具有天然的認同、聚合和引領作用,有助于激發師生校友的深厚家國情懷和不懈奮斗精神,進而形成教師、學生和校友教學相長、相輔相成的大學文化育人共同體。

一方面,通過開發大學校史文化產品,讓教師準確把握大學的使命及教師的責任,自覺融入大學文化、弘揚大學精神,以實際行動闡釋“為什么而教”“教什么”和“怎么教”;另一方面,通過系列校史文化產品創設情景育人課堂,以具有歷史感的文字、畫面引導和教育當代大學生深刻理解“前人的長征”與“青年的擔當”,思考“為什么而學”“學什么”和“怎么學”,并增強校友對母校的認知、認同和感恩。

近年來,各級各類大中小學積極探索德育一體化有效路徑,開展了系列活動,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尚未形成長效機制。校史文化產品形成于大學校園,其創作的方式、過程及內容均具有很強的校園屬性,往往在歷史、藝術等領域專家的指導下由師生校友自發創作和推廣,因此在推動大中小學德育乃至美育一體化實踐方面具有先天優勢。作為學生喜聞樂見的育人新載體和新平臺,校史文化產品創作不僅符合大學生的興趣愛好,也是中小學生的興趣所在。

大學如何依托校史文化產品,打破不同學段的校際協同壁壘,構建大中小學文化育人共同體,是深入推動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面臨的重要課題。一方面,以大學為中心,聯合附屬學校、周邊學校和文化特色學校,成立校史文化大中小一體化育人開放協作平臺,通過聯合舉辦校史文化體驗營、合作排演校園“大師劇”、攜手開展校史研學實踐等多元途徑,共享育人資源、健全育人機制,讓大中小學生在實踐互動中一起體驗校史文化、感悟大學精神、豐富藝術實踐,實現共同成長。另一方面,推動大學校史文化產品進中小學“德育+美育”課堂,通過課程優化設計、學生社團聯建、德育活動聯辦等多種方式,讓校史文化產品逐步融入中小學課程建設和課外活動策劃,形成系列大學校史文化品牌課程和活動,進而構建以校史文化為主線的文化育人共同體,為完善大中小學德育、美育一體化建設渠道和機制提供經驗。

大學校園是所在城市社會的一個獨特“社區”,既承載著一代代“大學人”的精神文脈,又與國家發展、社會變革、城市進步相得益彰、深度融合。作為一所大學代代師生共同創造和積累下來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校史文化并不是大學校園所獨有的,而是城市社會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開發校史文化產品不能僅著眼于大學校園,也要從城市社會入手,關注其社會意義。要善用社會資源,校社聯動提升校史文化產品的“含金量”和“輻射效應”,協同構建文化育人共同體。

城市孕育大學,校史文化產品需要城市社會文化的滋養,更需要城市社會為高校弘揚大學精神和文化提供土壤和條件。事實上,以“大師劇”為代表的校史文化產品正在成為大學與城市社會雙向互動、攜手共進的重要結合點。良好的校社聯動與協作,可為大學開發優質校史文化產品提供強有力的軟硬件支持,比如城市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藝術中心、藝術院校等機構,能夠為校史文化產品創作提供專業支持和藝術指導,劇院等城市文化場館為校史文化產品展示和傳播提供豐富場館資源,從而逐步形成以文化場館、各類學校為點,以社區、街道為面,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大學校史文化場域,進而推動校社文化育人共同體建設,提升大學校史文化產品的育人深度和廣度。

大學反哺城市,服務社會建設、推動文化發展、引領社會潮流,是大學校史文化產品應有的功能。校史文化產品通過社會展示、衍生文創設計、融媒體展播等多樣方式,進入社會視野和文化市場,讓校史文化故事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豐富人民群眾生活、傳播主流價值觀念,實現“不言之教”,讓大學精神與城市品格融合共生,從而更好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共同構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文化傳承創新是現代大學的重要功能之一,充分發揮大學的學科、人才、歷史等多元優勢,立足獨特的文化傳統、歷史和基本國情,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故事,堅定文化自信,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是大學的使命和責任。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