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名大一學生辦了5家公司,全班學生成公司高管
2021-04-07 11:37:15 來源: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
1
聽新聞

4月6日,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創業學院一樓的“來練運動微健身”將開業。這間面積45平方米、有6件健身器械的微健身房,是該校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專業5名學生的創業第一步,他們的公司已于今年2月申領了營業執照。這個新開辦的專業共有24名學生,他們組建了5個團隊,開了5家公司。

全班學生成公司高管

20歲的王江是法定代表人,19歲的萬建峰、陳冰倩、廖宜萍、杜娜分別是場地運營、財務總監、平臺運營、技術總監……“來練運動”的創始人們很年輕。

雖然年紀小,做起生意來卻頗像樣:為開業造勢,他們發起了仰臥起坐挑戰活動,只要做到20個以上,就可以在辦卡時憑個數抵卡費。“我們這兒便宜,26次卡賣199元,現在最高挑戰記錄是85個,那個男生只花了114元就辦到了卡。”想出這個點子的廖宜萍說。陳冰倩更關注禮品夠不夠,開業日有沒有額外花銷,她笑著說:“我最摳了,誰讓我管錢呢!就為買這4樣禮品,我問了100家網店,為壓一兩毛錢跟人家死磨。”萬建峰則琢磨著,試營業期間預售的12張次卡、年卡中就有兩個是體育隊的,他要到學校體育學院、運動場去有針對性地營銷一波……

去年入學武軟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專業時,學生們從老師那里得知,半年后他們就要組建團隊、開出自己的公司,當時大家都覺得不可能。很快,他們學了《團隊組建》《創業機會識別》《創業項目選擇》《市場調研》《行業分析》《公司創建》《中小企業財稅管理》等,在老師的指導下,歷經多次小組討論、市場調研,各組在半年內確定了創業方向——既有王江組這樣的重資產型的“微健身房”項目,也有代售蘄艾貼、做服裝電商的輕資產型的吳童組、袁清組等。目前,各組都申請到了營業執照,也都開了張。

學校支持避免“大虧”

創業難,學生創業更難。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對這5家新成立的公司,學校和學院無償提供了辦公室、經營場所、啟動資金等,每名學生也投了運營資金。

王江介紹,上學期,學校給5個創業小組各提供了5000元的啟動資金,今年,他們小組每人至少在健身設備等上投資了1800元。“我們啟動這個微健身房沒花太多錢,主要是因為我們全票通過了學院答辯,免費拿下了院里的這間臨街房,房租、裝修費、水電費都是0。但我們經營中會把這些成本加上,盡量模擬真實情況。”萬建峰說,用學校的錢和用自己的錢,投入感完全不一樣,現在,大家做事特別用心,裝修自己設計,健身器材自己裝。

吳童說,他們組同學的投資都在1500元左右,拿出打工存款、壓歲錢、生活費差不多夠了。“老師在啟發我們去尋找社會需求的同時,也反復提醒,不要做高風險高投入的項目,我們組半年換了三四次主題,最后定為代理并根據市場需求參與研發特色產品,也有這個原因。”該組成員胡楊說。

多位家長介紹,確實有點不放心孩子這么小就辦公司,但學校提供了技術指導、資金支持,孩子自己也想干,他們當然支持。“專業是兒子自己選的,上了半年學后,我發現他有很大的變化,懂事了,學習有了明確目標,很努力,假期就去打工賺創業資金。我們很欣慰。“萬建峰的父親說。

武軟創業學院院長高澤金說,很多人都有疑問,鼓勵學生創業雖好,但學生虧損了怎么辦。“指導老師很注意把控風險,學生創業會量力而行,對足夠好的項目,學校會協助引入社會資源。”他說,絕大多數學生的創業項目會失敗,這批學生畢業時的去向總體上仍是就業。但在創業開公司的真實場景中,學生們能體驗到“全人教育”,不僅具備雇主思維,也能學到多種技能,如深入了解某個行業、學習專業技能、懂財務、會營銷、會寫商業計劃書、能與投資人和關聯企業等打交道……這些能力,將是學生未來發展的基礎。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