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多所高校開展黨史聯講微博接力,以青春熱血勇立時代潮頭
2021-05-12 15:30:12 來源: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1938年2月20日,一支300余人的隊伍從長沙的晨霧中走出來。接下來的68天里,他們步行1663.6公里入滇——這是一項屬于西南聯大師生的長征……”

“在當時的西遷隊伍中,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和妻子注銷了上海戶口,捐出了上海的兩間房子,帶著4個孩子舉家遷往西安……2017年,這位99歲的老人在西安離世,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交大、奉獻給了西部。他就是我國熱能動力工程學家——陳學俊院士。”

日,一場“以青年之聲獻禮建黨百年”的高校宣講團線上黨史聯講接力活動在微博上火熱展開。這場聯講由南開大學開啟第一站,西安交通大學、湖南大學、蘭州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依次接力線上宣講。

“1937年,津淪陷,日本軍隊在津地區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演,北大、清華等高校均淪于敵手。7月28日深夜,南開大學被日軍轟炸,幾乎夷為地,學校財產也被劫掠一空,成為全面抗戰爆發后第一所被日寇毀掠并化為焦土的高等學府……”南開大學“成才報國·史于南開”宣講團成員、歷史學院2020級碩士生劉殊利,在校史展覽前進行了一場有關西南聯大精神的實景宣講。戰火紛飛里的聯大故事、校史展中一幅幅生動的畫卷,把觀眾帶回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致敬在國運艱難時刻,用愛國奮斗精神點燃青春之光、照亮中國未來的那群青年!”錄好的視頻被放到南開大學官方微博上,引發了網友大量留言和點贊。

南開大學在發布聯講微博的同時,還@了西安交通大學。第二天,西安交通大學宣講團成員李曉婷就以西遷精神為主題展開講述。以陳學俊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西遷老教授將一生獻給了講臺、獻給了學生、獻給了這片日益堅實的土地。如今,“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被師生一代又一代地延續和傳承下來。遷校63年,西安交通大學累計培養出26萬名大學生,其中超過三分之一工作在西部;培養出38位院士,一半留在了西部……

其他高校也相繼參與了微博接力。湖南大學博士理論宣講團代表從岳麓書院悠久的歷史講到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蘭州大學“青馬”宣講團代表講述了革命年代,蘭大學子如何“拼了自己的青春,也拼了自己的命,將革命星火燎原在隴原大地之上”;復旦大學博士生講師團代表以“柴屋苦譯,真理之甘”為主題,講述了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故事;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宣講團代表講述了“李大釗與北大的馬克思主義傳統”……

“其實,在聯大精神、西遷精神以及很多高校傳承的精神文化中,有著共同的精神底色,那就是愛國。”西安交通大學宣講團負責人、2019級碩士研究生謝院霞表示,“希望更多青年人能和我們一起,以青春微言傳遞精神力量,以青春熱血勇立時代潮頭。”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