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源頭上提升教師隊伍教書育人的能力水平,近日,教育部印發《中學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試行)》等五個文件(簡稱《能力標準》),明確要求建立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考核制度。
記者了解到,《能力標準》共五個文件,分別是《中學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試行)》《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試行)》《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試行)》《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試行)》《特殊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試行)》。每個文件提出四大能力,即師德踐行能力、教學實踐能力、綜合育人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
第一部分為師德踐行能力,包括遵守師德規范、涵養教育情懷兩方面,強調知行合一,從知、情、意、行等方面引導師范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成為“四有”好老師。
第二部分為教學實踐能力(其中學前教育專業為保育和教育實踐能力),主要從掌握專業知識、學會教學設計、實施課程教學(學前教育專業為開展環境創設和游戲活動、實施教育活動)等方面,對師范生教育教學實踐所需的基本能力提出了細化要求。
第三部分為綜合育人能力,主要從開展班級指導、實施課程育人、組織活動育人等方面強調教育“育人為本”的本質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第四部分為自主發展能力,從注重專業成長、主動交流合作兩方面,突出終身學習、自主發展以及在學習共同體中不斷提升專業水平的意識和能力。
為什么出臺《能力標準》,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介紹說,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教師資格考試制度改革對于嚴把教師入口關、提升師范生培養質量、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進師范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改革,建立健全教師教育院校對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進行考核的制度,加快推進允許教育類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公費師范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2020年9月教育部印發《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范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實施方案》,實施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范生免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認定取得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要求實施免試認定改革的高等學校,根據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建立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考核制度。
“出臺《能力標準》,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師范類專業建設,建立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考核制度,推動教師教育院校將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標準和大綱融入日常教學、學業考試和相關培訓中,提高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從源頭上提升教師隊伍教書育人的能力水平。”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表示。
該負責人表示,《能力標準》研制對標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的“畢業要求”,按照“一踐行,三學會”(踐行師德,學會教學、學會育人、學會發展)的基本框架行文,融入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標準、考試大綱以及中小幼職特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相關要求,指導各校加強師范類專業建設,提升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