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勞動基地“迭代升級” 一所中學的勞動教育“大合唱”
2020-04-15 15:56:25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師報
1
聽新聞

從湖南省保靖縣城出發,翻越三座大山,往燕子坳下去,就是葫蘆鎮苗寨的地盤了。當下正是采茶的季節,苗寨春意盎然,片片茶園迎春吐綠。

4月3日,保靖縣葫蘆中學九(2)班學生石喬偉、石陸霞兄妹依舊和往常一樣,不等天亮,帶上竹簍,趕往村東頭自家茶園搶摘明前茶去了。與他倆同時出工的還有全鎮11個苗寨好幾百個大大小小的孩子,他們大都是葫蘆中學的學生。

因為疫情而加長的假期里,“葫蘆娃”為啥“閑不下來”?

22年勞動基地“迭代升級”

被苗山苗嶺緊緊包裹著的保靖縣葫蘆中學,是一所非常重視學生勞動實踐的農村學校。早在1998年該校就創建了首個勞動基地,靠著栽種5畝柑橘,讓學生享受到了最美好的“勞動時光”。2014年基地“改朝換代”,開荒挖地建設茶園。全校400多名師生積極參與勞動,從場地的開墾、平整,到茶苗栽種、培育、施肥、鋤草、修剪、采摘,都靠自己動手。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學生要在勞動中長大。葫蘆中學下足了功夫,給出了答案。

針對現在許多留守兒童沒有勞動習慣的實際情況,葫蘆中學勞動實踐基地在建設之初就明確了方向: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實踐技能。在基地建設規劃里,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實踐基地按年級到班級到小組,把茶園栽種、培育、采摘作為學生勞動鍛煉的主要平臺,納入學生在校表現考評,讓學生全程參與、全員參加,不落下一個學生。

在剛剛種茶的前兩年,學校充分利用空地優勢,采取茶菜套種模式,在茶園啟動特定季節輔種蔬菜。通過種植蔬菜、養殖生豬和家禽,有意增加學生勞動鍛煉的機會,讓全校師生開展勞動大生產。除種茶外,每學期圈養生豬30多頭,差不多每星期可給學校食堂出欄兩頭生豬。“吃自己喂的豬、種的菜,格外舒暢,師生勞動的幸福指數瞬間上來了。”葫蘆中學原校長石剛說,那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從抵制勞動到樂于勞動的“華麗轉身”

為了更好地開展勞動實踐活動,開發課程資源,葫蘆中學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勞動實踐基地領導小組,把課堂和基地進行“鏈接”:勞動基地按班級分為9大塊,實行“承包到戶”政策。在推進基地建設過程中,學校教師充分感受到了學生從抵制勞動到樂于勞動的“華麗轉身”。

“勞動實踐課時,學生到基地松土、挖溝、栽種、除草、施肥、采摘等,師生一起干活,全員行動,分工合作,老師教學生,學生教學生,互幫互學,教學相長,營造了濃濃的勞動氛圍,讓大家在勞動中快樂、在快樂中成長,更燃起了孩子對勞動的熱情。”九(2)班班主任梁曉霞禁不住講出了自己的“心里話”,“學生盡情享受那種出力流汗勞動的同時,更從骨子里打下勞動光榮的底色”。

為充分調動學生勞動的積極性,葫蘆中學還采用“勞動獎賞”的方式開展基地活動,即采摘的鮮葉按照每斤20元的標準直接賣給學校,所得的“辛苦費”全部償還給班級用作班費,一個班采一次茶可以得300多元班費。每年3月開始采摘,每個星期上山一兩次,一直要采摘到5月。僅采摘春茶,一個班就有4000多元的“純收入”。有了這樣一筆可觀的“收入”,學生們自然而然會把勞動競賽開展得如火如荼。

“茶園勞動實踐基地創造的價值逐漸顯現了出來:一是勞動價值,學生每個星期在校園里有了實實在在的勞動鍛煉機會,學校因此榮獲‘州級德育示范校’的稱號;二是生態價值,茶園基地建設讓校園綠化面積凈增20多畝,學校面貌得到大大改觀;三是經濟價值,根據當前黃金茶市場價格估算,每年能夠產生直接經濟效益4萬元左右。”石剛說。

“很感謝中學時代的勞動教育,是學校培養了我們勞動的習慣和采茶的本能……”從葫蘆中學畢業,現就讀湖南工業大學的龔禮清提起當年的勞動經歷感慨萬千,原本沒有勞動習慣的她,自從參加茶園勞動后,周末主動和父母一起上山,打理茶園、采茶、施肥。今年疫情期間,她更是掙得了自己一年的學費。

家長助力唱好勞動教育這出“戲”

除了學校搭臺,家長這頭也在積極“唱戲”。

“孩子多勞動,多鍛煉,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幫助的,能讓他們體會到父母掙錢的不易,從內心更加熱愛學習,這樣更有利于他們的成長。” 聊起孩子勞動這個問題,學生石美翠的父母很贊成。

“娃兒們上山采茶不僅減輕了我們大人的勞動負擔,而且可以減少宅家上網、玩手機的時間,既有了勞動鍛煉,又活動了筋骨……”葫蘆中學八年級學生石長玉的家長是這樣看待孩子勞動的。正是家長有這樣的認識,石長玉和哥哥才經常被父母“拉”上坡,接受勞動鍛煉,在干活中慢慢愛上了勞動。

葫蘆中學九(2)班學生石陸霞是在茶園里長大的孩子,她和哥哥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采茶了。“伸出兩根手指,像剪刀一樣放在茶葉根部,依靠拇指頭壓住茶葉,輕輕上提,提出來的就是要采的茶葉。”兄妹倆采茶的動作已經很熟練,他倆采茶的樣子經常被母親上傳到微信朋友圈。

“家里的開支依靠茶葉,自己的學費依靠茶葉。錯過了春茶,就錯過了一年的收成。”提起采茶,兄妹倆都很懂事。這一個多月來,他倆的功課都是在晚上完成的,白天都在坡上采茶。

“我們這里的孩子不怕勞動,喜歡勞動,又能吃苦。開春以來,村里除了幾個正在迎戰高考的高中生外,其他孩子都跑到茶園采茶去了,不管天晴落雨都上坡,現在已經連戰40多天了。”教師楊才華對孩子們積極參加勞動大加贊賞。

雙手在葉芽間不停地揮舞,手起葉落,那些臉上掛著笑容的小孩像鳥兒一樣在茶園里“飛來飛去”,從這片茶園采到那片茶園,從這個山頭采到那個山頭,你追我趕著。

“最近中央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可謂振奮人心,勞動教育將是我們一直堅持的方向。”葫蘆中學校長洪志常說。通訊員 田淑梅 田亞君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