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居家學習思路 定制家庭主題課 結合主題精心設計學習內容和任務
2020-04-23 14:40:33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1
聽新聞

受疫情影響停課以來,為了不荒廢學習,把之前一直想讓兩個孩子學但沒有時間學的東西拾起來,我開始整合網絡上諸多優質又便宜的學習資源,嘗試家庭主題式學習方式。

主題式學習,就是圍繞主題而不是圍繞科目來設計學習活動和項目,學習過程涉及不同學科的知識點。每門課程圍繞同一個主題來學習并相互呼應,比如圍繞“新冠病毒”,可以在“英文時間”閱讀一篇和病毒相關的英文資料,在“科學時間”學習如何提高人的免疫力以抵抗病毒,在“地理時間”研究病毒的世界分布情況等。

結合主題精心設計學習內容和任務

我會和孩子們一起先確定學習的主題。例如剛開始停課不停學的時候,先選了流行病主題,一起研究了一百多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無癥狀感染者和免疫力等內容。有一次孩子對瑞士相關內容感興趣,我們便確定了一次以阿爾卑斯山為主題的學習任務。

確定學習主題后的下一步,便是根據主題尋找相應的學習資料。資料來源可以是家里的書籍、過去購買的課程、用搜索引擎查找的網絡資源等。關于網絡資源,我會格外關注資料的出處、創作者的專業能力、資料呈現的方式(文字或者視頻)以及內容難度的深淺,確保孩子能夠理解,而且不存在網絡安全問題。

孩子們的主要學習方式是自學,他們自己閱讀或者觀看相應的學習資料,同時做筆記,學習過程中可以相互討論。遇到比較難的主題,例如心理學方面的內容,我會在學習過程中適當講解、提供幫助。

隨后,我會給孩子們布置一些和學習主題相關的作業任務,例如用自己的話講解學習內容并做成一個小課件,錄制一個爺爺奶奶可以看懂的知識小視頻發給老人,創作一個與學習主題相關的漫畫、故事或海報,對自己拍攝的相關視頻進行剪輯、配圖和配音等。

以第一個學習主題“新冠病毒”為例,孩子們制作了一個簡短的科普短片,用英文創作了一則相關主題的故事;用中文完成一個簡短的主題演講;學習水彩畫的干濕畫法,并創作一幅以“新冠病毒”為主題的水彩畫;計算不同病毒的繁殖增長速度,并繪制增長曲線。

主題式學習有利于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主題式學習的方式和過程容易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帶著明確的目標和問題去自學和研究。

主題式學習可以通過完成各種項目和任務來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例如一堂英文課上,孩子們閱讀了一篇科普文章,做了一個閱讀小結,合作拍攝了一個演講的小視頻,并自己進行剪輯配樂。這堂英文課其實變成了一堂綜合課,培養了孩子的英文閱讀、寫作、演講、拍攝、編輯、溝通、合作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孩子有大量時間需要自學、查資料、調研,這些學習活動中培養的能力,對他們日后的生活和發展至關重要。

主題式學習對孩子語言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幫助。每一次課我都會要求孩子們用50%的中文和50%的英文來進行學習和創作。如此一來,內容的學習結合了語言的學習,而在具體主題和生活場景中學習語言,也已被證明是一種最有效的語言學習方法。

除此以外,主題式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進行自學和完成項目,父母可以有更多時間去處理自己的工作和家務,某種程度上可以緩解分身乏術的煩惱,一舉多得。

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主題整合資源

居家學習期間,很多在教室場景下非常好的課程活動,卻沒有辦法通過遠程上課來操作。父母可能需要調整自己對傳統教育效果的期望值,在學習思路上有所改變和創新。

父母可以根據孩子具體年齡和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的學習主題,也可以充分利用身邊好的內容平臺和渠道來得到學習資料。比如在國外可以通過谷歌平臺得到優質的學習內容和資料,國內則有喜馬拉雅等很好的學習內容平臺。

挑選學習主題時,父母可以將自己的職業或專業方向與孩子的興趣愛好相結合。例如父母如果是工程師,可以考慮以設計為主題,引導孩子學習力學、電學等相關知識;父母如果是醫生,可以考慮以人體結構為主題,引導孩子學習關于健康和生物的知識等。

總而言之,主題式學習過程中,父母的定位要從傳統的“陪讀”或“監工”的角色轉變成“教練”和“博物館館長”的角色,需要根據孩子和家庭的實際需要,找到適合的學習主題并對各種豐富的資源進行甄選和整合,讓孩子在這種新的學習方式中有所收獲和成長。

(作者系國際學校教師,著有《我不要巧克力味兒的蘋果——劍橋媽媽的有機養育手記》)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