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9年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有關情況,會上對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關于近期就近入學北京出現學區房暴漲、上海民辦學校的公開信等社會上出現的問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局長田祖蔭表示,關于就近入學的問題,教育部的政策沒有改變,始終會強力度的往下推進。至于不同的群體、不同的需求,這是正常的,我們現在正在推的學校標準化建設、義務教育基本均衡以及優質均衡,其實背后的出發點、最后的目的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如果都均衡了,都優質了,自然就不擇校了,那就是家門口有什么學校就上什么學校。
田祖蔭提及,推均衡的目標,其實就是想把每所學校建合格,讓每一個地區的學校都均衡。
關于下一階段將采取什么措施?田祖蔭表示,優質均衡就是把“四個更”落地。第一是全面發展的理念更鮮明,也就是有教無類,每個孩子都應該接受合適的教育。
第二是標準化建設程度更高,那就是補短板,現在有大校額、大班額,要趕緊想辦法解決,不達標的趕緊想辦法,比如生均校舍、生均運動場地等。
第三是教師隊伍更強。缺音體美教師就趕緊補,農村的學校、城鎮薄弱的學校缺好老師,就讓好校長、好老師流動起來。
第四是人民群眾更滿意。意思就是說除了數據達標之外,還要考慮方方面面老百姓的特殊訴求,比如留守兒童、進城務工子女、殘疾兒童以及一些特殊要求的,對這些孩子們特殊需求,也要在新的學校建設及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中都充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