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博騰股份CRO業務和CMO業務均表現出強大的上漲動力,并克服一季度因疫情交付延遲的不利影響。上半年CRO業務實現收入2.28億元(其中J-STAR團隊實現0.97億元,中國團隊實現1.31億元),同比增長36%;CMO業務實現收入6.70億元,同比增長52%。
值得注意的是,博騰股份已連續六個季度展現出強勁的財務數據,力促全面打造卓越的端到端CDMO服務平臺戰略的新動能。同時,在盈利能力方面,得益于訂單增長、產能利用率和運營效率的不斷提升以及產品結構的不斷優化,報告期內,公司整體毛利率為38.60%,較去年同期提升1.45個百分點。
原料藥(API)+新業務布局 拓展CDMO戰略縱深
2020年是博騰股份API策略落地的關鍵年,上半年,博騰股份服務API產品數36個(其中中國客戶API產品數25個),主要集中在臨床早期。同時,博騰股份API服務項目數已累計突破200大關,成為博騰股份又一值得慶賀的喜訊。
特別是,從創新藥API產品管線來看,報告期內,公司已完成1個創新藥工藝驗證項目,2個創新藥項目的工藝驗證工作正在進行中。報告期內,公司收到來自楊森地瑞那韋原料藥的第一個商業化訂單。目前,公司正積極開展地瑞那韋原料藥相關產品的三代工藝的技術轉移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認證工作。
目前,生物CDMO建設正加緊推進,蘇州博騰生物已擁有員工70余人,蘇州騰飛創新園的研發中心和臨床生產基地已完成建設,部分設備已經到位,工藝開發實驗室、技術平臺和分析中心已投入使用,GMP車間預計將于今年11月完成驗證后投入使用,屆時可提供質粒工藝開發及生產,細胞工藝開發及生產,腺病毒、慢病毒、腺相關病毒以及溶瘤病毒等的工藝開發和生產。
值得關注的是,博騰藥業制劑CDMO業務已簽訂首個客戶訂單,并啟動首個項目的前期研發工作。報告期內,繼續推進制劑CDMO業務技術平臺能力搭建、重慶實驗室和上海研發中心的裝修、以及GMP中試車間項目的設計論證和前期籌備。目前重慶三個制劑實驗室已完成裝修并初步具備項目承接能力,上海張江研發中心預計2020年11月可以開始承接制劑CDMO實驗室服務。
行業人士分析,“我國原料藥行業曾長期受限于周期屬性,得益于政策驅動,其行業價值得以回歸、行業地位提升,行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成長性將逐漸顯現。目前,原料藥企業正基于自身不同的能力稟賦向產業鏈一體化、CDMO等多個維度進行拓展,持續打開成長天花板;CDMO企業正向著高壁壘領域延伸”。
深耕CDMO行業十五載 構建研發核心競爭力
博騰股份已累計與全球430多家客戶建立業務聯系,其中包含全球前20大制藥公司中的16家,累計為全球客戶超1200個項目提供合同定制研發、工藝及生產服務,參與到全球200余個創新藥的定制開發和生產當中。博騰股份在服務的項目中,深度與客戶綁定產品,因此博騰可以獲得為未來業務開發的更多機會。
2018年博騰股份啟動戰略轉型以來,公司軟實力及硬實力得到長足的發展,行業影響力及技術實力等各方面均得到加強。首先,并購J-STAR快速切入創新藥API定制研發生產業務領域,拓展工藝化學CRO服務。其次,聯手Codexis全球戰略合作,獲得生物催化技術CDMO全球獨家授權。
今年3月博騰股份攜手晶泰科技,介入AI賦能藥物開發。雙方通過優勢互補來提高藥物研發關鍵環節的效率與成功率、降低研發成本,為患者帶來更多優質的藥物。值得注意的是,結晶團隊已正式與晶泰科技開展合作,并利用人工智能輔助了5個固態項目的研發。另外,博騰股份全資子公司J-STAR Research, Inc.與晶泰科技還將于2020年10月7日-8日聯合在線舉辦首屆藥物結晶峰會,雙方合作漸入佳境。
具體地,酶催化技術項目方面,博騰股份已順利完成了手性胺化合物百公斤訂單的生產交付,并完成篩選項目14個,另有1個工藝優化項目進入技術轉移階段。流體化學技術方面,2020年上半年,流體化學團隊完成了7個項目的工藝研發及1個項目的百公斤規模生產。
SFC技術能力方面,隨著公司重慶水土研發中心GMP實驗室的投入使用,公司成為國內為數不多可以提供prep-SFC從分離方法開發、優化及放大,到非GMP及GMP生產的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制藥服務平臺。
資料顯示,2013-2019年,全球CDMO市場規模由392億美元迅速增加到538億美元。隨著新藥不斷推出以及用藥規模的不斷增加,2024年全球CDMO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832億美元。
博騰股份通過營銷轉型升級、產品結構升級、技術能力升級、提升運營效率、人才戰略等重大舉措,進行全方位的戰略升級,目前已逐漸成長為CDMO黃金賽道的全球領導者之一.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