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L|圓桌論壇實錄:大融合的新基建 為新經濟賦能
2020-08-21 13:15:16 來源:壹點網
1
聽新聞

沙利文2020中國新基建企業榜直播盛典暨第十三屆增長、科創與領導力(Growth, Innovation and Leadership, GIL)峰會于2020年8月18日在上海舉行。圓桌討論主題為《大融合的新基建 為新經濟賦能》。參與的六位嘉賓分別是:中興通訊NFV/SDN首席科學家屠嘉順、平安聯營公司金融壹賬通區塊鏈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鄭溪龍、中鋼集團南京新材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金搖光、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協作營銷工程部部長、首席產品管理專家陳群輝、特斯聯解決方案副總經理鮑敏、以及頭豹科技創新網CEO楊曉騁。

在“新基建”政策與資本浪潮中,各行各業要何去何從,企業如何迎接新挑戰,把握新機遇?來自沙利文2020中國新基建企業榜上榜企業的專家和領導認為,隨著新基建技術的發展,傳統行業紛紛尋求轉型升級,反而為企業注入新生機,創造新利潤空間。同時,越來越多的場景應用將瞄準痛點,擁抱新基建,最終為中國經濟及百姓生活創造更大價值。

以下為圓桌論壇環節所有發言實錄:

《大融合的新基建 為新經濟賦能》圓桌論壇現場

主持人:今天我們議程過半,已經陸續發布了5G、物聯網、云計算、創新基建、數據中心和計算中心六大榜單,也通過我們的視頻資料對每個行業板塊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批行業看似各自獨立,其實又相互支撐、相互依存,共同建立起中國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間經濟發展的新基礎設施。我們很榮幸邀請各個行業代表,上榜企業的專家跟我們一起探討,新基建如何發揮效應,共同為新經濟賦能。

5G可以說是所有技術和應用的基礎,新基建的領頭羊,首先我想請問屠嘉順先生,您認為5G如何支撐其他技術的發展和落地,未來如何最大程度上發揮新基建領跑者的重要作用呢?

屠嘉順先生發言

屠嘉順:既然說到新基建,就會想到一個詞,就是舊基建、老基建。我們知道在傳統的基建中有一個詞大家耳熟能詳,所謂的要致富、先修路。這里的路是指“鐵公機”,鐵路、公路和機場。新基建的路是什么呢?這是今天很重要的詞匯——5G,5G在新基建中做一個比喻,就像傳統基建的路一樣,會對整個新基建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可以看到,我們一直把5G放在新基建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們認為5G相比傳統的4G網絡,已經實現了很大的提升。為什么5G網絡會實現如此大的提升?5G網絡每個終端的帶寬提升了將近10倍,能源效率,每個比特傳輸所需要的能源相比4G網絡下降到十分之一,甚至更低,它連接的終端,包括物聯網終端會數倍的增加,但大家發現運營商的維護人員是減少的。我們每TB老百姓所付出的代價反而降低了。

為什么?5G中應用了大量的數字化技術,包括云計算、AI。這些技術會對電信行業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堅信5G,會對其他相關的工業領域,我們通常叫做垂直行業,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變化如果用一個數量級來表示,我想相比5G對4G的變化,會是上一個至兩個數量級的效益提升。謝謝。

主持人:謝謝屠總,隨著5G規模化和物聯網應用場景的持續擴展,這些相關領域都會成為智慧城市和主要應用的發展契機,接下來一個問題有請鮑敏先生。我們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設,仍然是以城市信息化為主的。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突破目前的發展階段,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智慧社會呢?

鮑敏先生發言

鮑敏:謝謝主持人,謝謝各位嘉賓、各位領導。對智慧城市的應用雖然現在已經處于信息化的階段,但隨著5G的快速發展,確實會對智慧城市的建設和應用帶來一定突破和應用。從我們的現狀來看,有幾個方面可以進行改變。

其一是思維方式的改變。很多時候智慧城市的建設更多考慮管理,是管理的訴求。如果以人為本,則是服務的訴求。不管所有的社會也好,智慧社會也好,智能社會也好,如果以人為本,以服務為導向,管理會更自然一些。

第二,以技術為主,5G、人工智能,從技術上來看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的發展,我們設計的產品以場景為導向的應用也好,更多應該不干擾市民也好,或者百姓的使用,無感化的服務,其實這個模式會參與到當中。現在很多產品還是依托比較強的硬件,我們未來的發展會更加智能,通過視覺、智慧語音,這樣體會的服務才更有價值。

還有最后一個是參與。每個人、每個市民,每個來到城市里的人還有產業,通過智能政策有更多的參與機會,或者交互的機會,人和組織形成多方的交互關系,才能做到人人共享、人人參與服務這樣一個高智能的智慧社會,大概是這樣。

主持人:謝謝您。5G、物聯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這些新基建是相互交織、相互支持的,比起區塊鏈技術,大家更會聯想到比特幣,接下來有請鄭溪龍先生,您認為區塊鏈技術如何在新基建當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它應該從其他新基建中找到和獲取哪些合作機會呢?

鄭溪龍先生發言

鄭溪龍:謝謝主持人和各位嘉賓。剛才在嘉賓的分享中已經提到5G的路,這個路更多是數據的鏈路。在我們的區塊鏈當中也有一個路,把我們原來的孤島串聯起來。剛剛嘉賓也有分享,在智慧城市的場景中要連接政府、連接市民,如何更好的把政府部門之間連接起來,如何更好的把政府與市民連接起來?這個過程中區塊鏈技術就可以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剛剛主持人也提到比特幣,比特幣傳統來講作為區塊鏈的起源,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今天我們更多的是多中心化的系統,而不是完全的去中心化。這就好比這次疫情當中,中國政府非常有執行力,因為大家都有一致的目標,國外的很多政府之所以沒有辦法有這么強的執行力,是因為大家目標不完全一樣。區塊鏈里面有一個共存機制,可以理解成在我們的國家里大家容易達成共識,大家的目標是抗擊疫情,疫情抗擊好了大家恢復生產。所以區塊鏈技術可以應用在很多方面,可以在新基建當中成為基礎設施,大家可以通過區塊鏈搭建很多場景應用。同時,區塊鏈也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目前不太好解決的問題,比如說很多信息孤島的問題。如何把信息孤島連接起來?其實技術并不是一個障礙,更多的是大家如何明確,如何讓大家更愿意做信息的交換,在信息的交換當中又要保持信息的安全,又要保證這些信息被合法的使用。這些痛點都可以用區塊鏈技術幫助大家解決。我們平安的馬董常跟我們說,一定要從客戶的痛點出發,只有了解客戶的痛點,才能為客戶真正的帶來價值。

主持人:謝謝鄭總。鄭總您剛才舉例說,當前的疫情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了區塊鏈技術如何實現智慧社會的力量。那么,新基建發展的過程中,新材料更多扮演產業鏈原材料供應的角色,接下來的問題有請金搖光先生。您如何看待新材料的研發和創新,以及新材料行業應該如何更好的支持新基建未來的發展呢?

金搖光先生發言

金搖光:關于材料行業,我認為它是一個橋梁。5G的啟用對材料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舉個例子,5G手機的發熱量非常大,石墨烯的散熱膜可以發揮對應作用,石墨烯也找到了相對來說比較靠譜的應用端。5G的應用市場原來是沒有的,因為有5G才誕生了這個市場。也正是因為誕生了5G的應用市場,有材料才有利潤,才能提供更大的市場推動力。而不是因為5G提供了材料需求,新材料行業一定會產生這個需求,一定是市場驅動下的需求。5G啟動以后,我們在材料端為5G新材料的應用做了大量的開發和匹配工作。可能原來這些是面對冶金行業,但我們現在要跨越到新基建行業。這一點對整個材料行業是非常大的拉動作用。

另外一個,本身生產材料就是傳統行業,我們希望5G、新基建賦能傳統材料行業。傳統行業的利潤空間是有限的,一旦要上很多智能化的東西是會增加成本的,如果增加成本把利潤空間削弱了,企業是沒有動力的,行業也沒有動力,怎么辦?所以一定要跨越到新基建的超額利潤空間里面去,用超額空間的利潤回過頭來幫助企業做智能化的建設。如果你的材料不能獲得超額利潤,你本身材料行業的數據化和5G建設是行不通的,這也是一個循環。所以我寧愿把自己叫做傳統行業,希望跟新基建行業多交流。在傳統行業和云端中間的部分,到底要做什么?那是非常、非常值得考慮的,這里面孕育了非常大的市場價值。

主持人:謝謝金總。我們一來到會場,就看到有一臺非常亮眼的設備,這臺設備來自于華為最新的智能協作平臺,IdeaHub,我在這里想請陳群輝先生劇透一下,您覺得IdeaHub如何協助新基建的企業更好進行技術的研發、業務的拓展、產品升級等等呢?

陳群輝先生發言

陳群輝:今天我們討論新基建,我認為新基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提升各行各業的數字化水平。數字化是指圍繞著企業員工工作效率的調整。華為公司有一個理念,要用最好的IT裝備提升企業工作和團隊協作的效率,這是我們推出IdeaHub的初衷。大家應該都知道提升團隊工作效率的重要性。比如開會,很多人不在開會就在去開會的路上。開會的時候可能需要匯報、討論等等,這時候你需要很好的投屏功能,你可能還要涂寫功能;很多企業是跨地域的,跨地域需要遠程的視頻、溝通,甚至異地可以圍繞一張圖片、一個文檔共同創作,激發大家的創意。市場人員圍繞平板做業務推廣,包括教育,包括醫療都可以找到很多的商機,這是IdeaHub的作用。我們的目標是改變中國的會議室,包括辦公區域。我們想做的,是讓人人享有智能化的工作方式,激發組織的效率。

主持人:謝謝陳總。我們知道頭豹研究院對新基建各個領域都有全面的數據采集和非常前瞻的行業認知,頭豹科技創新網承載了研究院的研究成果,是中國擁有30萬+數據量的大數據庫之一。有請楊曉騁先生介紹一下海量數據的產生是否有新基建的應用呢?

楊曉騁先生發言

楊曉騁:剛剛金院長說了,材料屬于傳統行業,我一直覺得咨詢這一塊其實也是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行業了,從古代就有這樣的行業,歷時上千年發展到現在。我們最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不單單是新基建,還有前幾年提出新經濟,還有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創新的技術誕生以后,我們一直在思考,像這些新的技術,包括5G、云如何賦能像我們這樣非常傳統的服務行業。我們近幾年做了挺多的嘗試。其實頭豹起源于沙利文,我們是沙利文孵化的項目,然后出來獨立運營。我們喜歡把自己比喻為科技公司。從人員比例來說,我們技術人員和行業研究人員的比例是2:8,即有20%在做技術這一端,開發相關的新的信息化體系和技術。我早上分享的時候也說過,頭豹覆蓋了3000個細分行業,產出了超30萬個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據,而且數據在不斷地產生,更多行業在不斷地被覆蓋到。這讓傳統的咨詢做是非常難的,咨詢舉個不恰當的比喻,我們也算勞動密集型的行業,我能覆蓋到多少個領域是取決于我有多少個分析師,有100個人可能可以覆蓋200個行業,有200個人可能可以覆蓋到500-600個行業;如果要覆蓋3000個行業,那么人這一塊是非常大的問題。我們作為創新型的公司,我們沒有辦法覆蓋那么多人,過去幾年里我們不斷地嘗試,包括人工智能,包括區塊鏈在我們的平臺、我們系統里的應用。我們經過過去幾年的嘗試,基本上可以實現報告的半自動化撰寫。什么意思呢?就是讓我們的分析師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去做價值更高的事情,比如說做訪談,做實地的調研,而基礎性的工作我們現在基本可以通過信息化的系統和人工智能的算法實現了,這是其一。

第二塊,我們在展現的層面也做了算法的應用,比如說頭豹科技創新網的平臺上,在座幾位都是新基建、5G領域的專家,如果我們要看一些東西,可能他就會根據您這邊日常的瀏覽習慣,瀏覽的記錄,會主動的推送一些符合您需求的信息和內容。同時,我們這邊也有一些區塊鏈的應用在里面。因為我們這個行業非常講究溯源,數據到底準確與否?說實話各家都有各家的說法。背后就看你的數據模型搭建得是否邏輯性強,底層數據是否可靠?我們在頭豹數據的生產過程中添加了區塊鏈,底層的數據從哪里采集的,我們的方法論在哪里搭建的?數據在哪里產生的?今年有了新冠疫情這樣的黑天鵝事件,可能對我們的數據預測產生一些影響,我們都會通過區塊鏈一個、一個階段的有證據鏈的流程,這樣回去溯源,證據鏈是非常清晰的。我覺得我們頭豹作為整個新基建的應用場景,也是隨著新基建各個技術的發展在發展。這種改變對我們來說也是受益匪淺,幫助我們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幫助我們做了更好的存證、留存的工作。

主持人:今天除了來到現場的各位來賓,也有很多在線觀看直播的雪球球友和網友,他們對專家們也有一些問題,我們來挑一些,請大家幫忙解答。首先第一個問題,請問中興的屠總,剛剛提到5G是基礎中的基礎,全面賦能其他新基建行業的發展,請問屠總中興做了哪些布局和準備?

屠嘉順:剛剛金總提到一個問題,作為一個行業,特別是傳統行業,在國家大的政策下如何做一些數字化轉型?大家可能都存在這樣的困惑。數據中心也是一樣的。10年前5G有雛形了,我們也面臨這樣的困惑,我們那時候對5G提出的目標是萬物互聯,帶寬要到1GB、時延要下降,能源的效率要提高兩個數量級,當時看來是不可能的,為什么?我們10年前覺得4G已經很好了,那時候剛剛有智能手機,如何實現看似不可能的目標呢?坦率來講,中興公司也經歷了傳統電信行業的一個轉型。如何面對它?我們自己對自己提出這個問題,在過去的10年中整個電信行業自發的發生了數字化的轉型,發生巨大的變化。我們知道華為公司是云公司,某種意義上來講中興也是云公司,但10年前不是的。我們今天的研發是基于云的版本的管理,版本的存儲和分發完全基于云上。包括AI引擎、大數據分析,這些技術已經完全部署到了,或者應用到了電信網絡中。這就是剛剛我說的,為什么5G相比4G做了如此大的進步,反而更便宜了。中興不僅提供5G的端到端,包括終端,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這些技術,把所謂的研發人員、大數據的引擎、AI的引擎去應用;而且專家會深入到行業進行個性化的分析,幫助你們應用,如何應用。比如說邊緣計算,通俗來說是邊緣的云。云,大家想著遠在天邊,大家想著在貴州、在阿拉斯加,其實不是。數據如果還要到貴州去跑一遍,是不安全的。我可以在你的1公里范圍內,也許在樓上的基站存儲這個云。

第二,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傳統行業一定要高利潤行業才能數字化轉型,不完全這樣。5G和4G其中最重要的特性,5G更便宜,每比特連接的成本、能耗更便宜,為什么?5G要萬物互聯,每個人用128元套餐,你想每個路燈、每個電表也付128元套餐嗎?5G讓每個比特的連接更便宜,才能讓傳統行業在應用它;并不是因為很時髦、很新,而是因為它更便宜,比傳統的技術更便宜,才能給你帶來利潤,所謂的更加經濟。我們在電信行業得到成功的應用并驗證,我們讓連接變得更便宜、無處不在,讓每個人、每個行業都用得起連接。

主持人:謝謝屠總,我們希望這個時代更快的到來。下一個問題我們有請鄭溪龍先生,我們知道目前的區塊鏈應用,大部分還是集中在金融領域,我們想知道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您覺得區塊鏈技術是否可以在其他領域應用呢?

鄭溪龍: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數據:平安集團首席科學家肖京博士分享過這樣一個數據,只要效率提升1%,就會給平安集團帶來100億的收入。平安集團以金融為主,金融領域大家對效率非常看重,豐田也非常看重,只要效率能提升,風險能降低,我們無論收入還是利潤都可以大幅度提高。之前區塊鏈相對來說技術有點貴,大家會覺得有點貴的技術能不能發展下去?在金融領域無論是技術本身貴還是不貴,產生的金融價值都是巨大的。如果我們看金融領域,只要一點點小的投入,就可以撬動很大的一部分營收,這是為什么很多新技術,不僅僅是區塊鏈都在金融領域率先得到應用。包括大家用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還有智能終端,這些設備在金融領域產生很多效率,金融領域會率先考慮新技術。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區塊鏈也不再是昂貴的技術,可以逐漸的走向各行各業,就像頭豹已經可以用區塊鏈做分析,各個城市也有區塊鏈的場景。之前更多是“區塊鏈+”的概念,大家從技術出發去看區塊鏈可以做什么?今天是“場景+區塊鏈”,區塊鏈作為一個基礎設施,可以在很多方面幫助現有的場景解決實際的問題。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很多事情不用區塊鏈也可以解決,為什么要用區塊鏈?我通常回答,今天很多系統都有一個數據庫,不用數據庫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也可以。區塊鏈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區塊鏈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整體是不劃算的。我相信未來區塊鏈將在更多場景里落地,我們不再討論區塊鏈能不能得到應用,而是大家會分享我的場景里怎么用區塊鏈,到底提升了我的收入還是降低了我的成本,謝謝。

主持人:第三個問題請問頭豹的楊曉騁先生,剛剛鄭總也提到頭豹對各個新的技術也有研究,請您簡明扼要的說一下我們選出來的150家上榜公司是怎么篩選出來的?

楊曉騁:這個問題很大,這次沙利文中國新基建企業榜整個選、評、審的過程頭豹研究院也深度參與了。在前期,我印象中入圍的公司差不多有400多家,這400多家我們看了,確實在各行各業,特別是新基建領域里都是非常優秀的公司,我們最終在400多家侯選企業里評選出150家。我覺得沙利文中國新基建企業榜的評選環節還是做得非常有新意和創新的,因為它分成了兩部分:50%來自專家評審會的意見,50%來自雪球等股民的投票,這個里面就涵蓋了我們作為一個所謂“好公司”涵蓋的兩部分。第一,從專家的角度去看這個公司是不是在,特別新基建項下,各個板塊里是不是有核心的地位?公司的治理結構是不是完善?是不是能夠為股東創造價值?這是由專家評審負責的。第二部分是我們交給市場,特別是我們這次上榜的絕大多數都是上市公司,怎么樣的公司是好的上市公司?很核心的一點是市場上PR、IR是不是做得好?5G來了以后是信息爆棚的年代,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你有好的技術、好的產品是不是可以讓市場知道,是不是讓市場上的投資人、讓股民知道并相信?這是評審的兩部分,兩者一結合我覺得這次評審出來的150家企業都是符合這兩點的。這里面有,像華為、平安、中興,肯定是行業的龍頭,市值非常大的公司;也有很多小而美的公司,有技術,市場也做得非常好,市場和股民很認可這樣的企業,150家企業實至名歸。

主持人:謝謝楊總,也謝謝各位嘉賓的發言,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沒有辦法一一回答球友的問題了,后續頭豹研究院的分析師會挑選球友們重點關注的問題,一一在平臺上給大家進行回答,希望大家多多關注頭豹研究院微信公眾賬號以及雪球賬號。

新基建將會構建支撐中國經濟新動能的基礎網絡,給中國的新經濟帶來巨大的加速度,同時也會帶動形成短期及長期的經濟增長點。那么具體到各個行業板塊,未來將會達到什么樣的高度,我們非常期待今天榜單中的這些行業翹楚,包括臺上的各位專家,能夠發揮火車頭的作用,帶領我們,帶領新基建,使中國的新經濟煥發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