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4日充電樁產業迎來“新基建”東風后,掀起出新一輪投資熱。隨即,國家電網3月15日發布“尋找合伙人”共建共享充電樁。
外界看來一片熱火朝天,內行反而是慎之又慎,從2009年開始充電樁風口吹了十年,充電樁運營經過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禮,火熱表象之下難題叢生。
充電樁風口高歌猛進,離目標依然遙遠
從2009-2014年,充電樁行業發展滯后于新能源車的規模增長。如2014年新能源汽車增長率達到323.8%,充電樁卻進入停滯期,觀望者多于進入者,國網一度在充電樁市場占比超過8成。
2014年5月,國網宣布向非國有資本開放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引入社會資本參與;11月,充電樁領域的首個專有政策《關于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獎勵的通知》出臺,首次明確界定了對充電樁建設的補貼原則。似乎在一夜間,充電樁生產方、建設方、運營方、使用方、監管方都開始被調動起來,充電樁領域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資本風口出現。
2015年-2017年迎來高速發展,年復合增長達到100%,據相關平臺不完全統計,全國涉及充電樁相關概念的企業注冊數量逐年攀升,在2016年達到頂點,約有450家。
2018年和2019年,隨著新能源汽車從高速增長轉入負增長,充電樁行業也進入了又一輪整合期。
至今為止,目前我國充電樁建設遠不足政府規劃提出的2020年建成500萬個充電樁、車樁比1:1的水平,亟待跳躍式發展。截至2019年12月份,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21.9萬個。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吸引千億資本涌進來的新能源充電行業背后,很多人卻愁眉不展。
粗放式補貼,商家割據陣營后一地雞毛
大浪潮還沒退去,已經有裸游者被拍在沙灘上。我國充電樁的建成數量在世界堪稱第一,但是隱藏在“大數據”之下的問題也很多。
在“提前布局,搶占市場”的狂熱氣氛下,許許多多的充電樁運營企業,其實都做出過莫名其妙的決策。
早期為了搶得充電樁補貼,各大小運營商跑馬圈地,從商圈、交通樞紐、小區??等割據陣營。充電樁企業爭先和車企以及地方政府合作,加速規模擴張。但與此同時,充電樁不兼容、支付方式難統一,用戶要手持多個充電卡、下載多個APP的情況引發普遍吐槽。
雖然充電樁投入門票昂貴,但是幾乎可用蒙眼狂奔來形容:沒有可行性論證,也不對人流、車流和隱藏需求等進行量化測算,“重建設,輕運營”的病癥普遍存在。怎會不留下一地雞毛?
記者發現多數場站無人值守,安全管理、衛生管理問題顯著,車輛充滿電后繼續占位,油車占充電位令需要充電的駕駛者干焦急。還有如司機在充電過程及結束后不愛惜充電設備與線槍不正確歸位,導致充電樁無故急停,屏幕與槍快速損壞等,更是讓場站運營商頭疼。
“充電場站有專人值守是好,對充電場站安全、衛生、充電秩序都會有幫助,提升充電體驗感受及設備維護都有好處。問題就在于其增加的成本如何分攤?因為本身場站的營收就不是很理想。”一位廣州的運營商提出這樣的問題。
新能源前浪“深圳”,“麻魚”掀起后浪
“中國的電動汽車不一定是全球最好的。但中國城市作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如果把整體解決作為一個產品來看,一定是最好的。中國的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整體方案,如果能夠走出去,將引領全球促協同”。如果用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數據中心副秘書長、同濟大學副教授吳小員的上述觀點來評判,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急先鋒城市,深圳無疑走到全球前列。
2019年深圳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352944輛,占全國新能源汽車數量約10.5%,全國第一。2020年也計劃將率先實現巡游出租車、網約車全面電動化。在這里孕育著充電樁運營的更多可能性。
充電站運營競爭激烈程度也是全國首位,不過沒有競爭就沒有創新。
“充電歸根結底是為電動汽車服務,新能源汽車是歷史的產物,充電站的發展也應該隨著城市的發展而發展,人、車、樁、(充電)網其實應該可以是一體化的,我們可以通過好的運營方式來實現這一目標。”麻魚充電負責人徐遠運這樣跟講。
“城市發展中運力車車輛是核心,電動泥頭車、電動卡車、電動清潔車、灑水車等,是‘用電大戶’,我們主要是建設、運營重型充電站,專門服務他們。精準有效選址是基本功,建設運營能力一體化,充電站也不僅僅是為車充電,也能為人‘充電’。我們場站設有人員休息區、充電區、車輛停泊區、檢修區,四區合一,重型車的停泊檢修,是一項很重要的增值服務,這樣才能提升客戶信賴度,從而提升單樁的充電時長,盈利能力。”
記者了解到,麻魚充電站在珠三角地區場站總面積已達到10萬平方米,在專注重型充電站運營商中達到第一。全部安裝了240KW直流快充樁,總充電功率達到10萬KW,總功率名列前矛。更為關鍵的是選址布局,在電動泥頭車行駛路線分布密度、精準度上,為全國首家。“我們團隊是從網約車開始的,非常了解司機的行駛需求,從需求出發,把更多的精力、資金用在往前的‘車輪’上。”徐遠運介紹道。
在在一番番后浪當中,涌現出類似麻魚充電這樣針對重型電動車輛的運營商,而且升級了運營方法和運營思路。
充電樁的風口依然強勁,期待更多的“后浪”,在全國各地能夠翻涌而出,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高效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