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安新區雄縣米家務烈士陵園,2020年8月31日,著名紅色作家、紅色書屋創始人、中國生產力學會副會長梁金安一行到這里瞻仰、參觀學習。布鐵威 攝
梁金安(右三)一行在雄縣米家務烈士陵園參觀學習。布鐵威 攝
梁金安(中)一行在雄縣米家務烈士陵園參觀學習。布鐵威 攝
梁金安一行在雄縣米家務烈士陵園參觀學習。布鐵威 攝
2020年8月31日,著名紅色作家、紅色書屋創始人、中國生產力學會副會長梁金安一行走進河北雄安新區雄縣瞻仰、參觀學習米家務烈士陵園,參觀宋遼邊關古地道遺址和“宋遼烽火、人文雄州”主題展,座談交流紅色基因在青少年中的傳承。
雄縣米家務一帶村莊,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中共冀中十地委、專署和軍分區司令部、政治部活動的中心區域,曾為冀中十分區黨、政、軍機關駐地,時稱“小莫斯科”。為了偉大的民族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事業,他們不屈不撓,團結奮戰,不畏犧牲,前仆后繼,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斗爭史詩,終于奪取了最后的勝利。他們的英雄業績永垂青史,他們的革命精神萬古長存。
米家務烈士陵園還安葬著生前曾在這里戰斗過的開國中將曠伏兆、開國少將劉秉彥的骨灰。
梁金安表示,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明鏡,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書。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更多了解先民所受的外來侵略和剝削壓迫之苦,感受先烈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犧牲之壯,懂得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立志高遠,奮發圖強,以身作筆,以情為墨,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青青史冊上寫下自己閃光的一頁。
雄縣宋遼邊關古地道,綿延數十公里,有藏兵運兵、傳遞情報、檢測敵情三大功能,是經過精心規劃設計、統一組織領導下建造的大型持久防御性地下軍事工程,在我國乃至全世界都十分罕見,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軍事價值,堪稱“歷史奇觀、地下長城”。被中國文聯在2007年命名為“中國古地道文化之鄉”。
在雄縣宋遼邊關古地道景點內的“宋遼烽火、人文雄州”主題展,主要介紹了雄縣的人文歷史和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和規劃。
梁金安表示,這里是千年古縣。雄縣古稱雄州,自置州以來,曾為八個王朝的州、縣治所。至雄安新區成立,雄縣稱“雄”已有1058年的歷史。這里是千年大計。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成立,這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百年大事。
在雄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梁金安一行同雄縣教育局局長劉振嶺就紅色基因在青少年中的傳承進行了深入座談交流,研討了紅色書屋在雄縣的揭牌。
梁金安倡導在全國建立100家紅色書屋,目前已建立33家。他的紅色著作有:《國際視野中的毛澤東》《遠方的思念·悼念毛澤東唁電集》《公仆周恩來》《寫不盡的周恩來》《外國政要視野中的周恩來》《咆哮的黃河·習仲勛》(四卷)、《梁金安1966黑龍江》(手刻毛澤東詩詞20萬字)、《大漠天嬌烏蘭夫》(已完成上、中卷60余萬字)、《航天英雄楊利偉》(創作中)等。
今年已75歲的梁金安老師,依然筆耕不輟,堅持創作。積極到全國各地籌建紅色書屋,宣講紅色文化。他精神矍爍,十分健談,體力過人。對于紅色文化、偉人優秀作風、人生經驗和哲理,總是不覺辛苦、不耐其煩、條理清晰地講給大家。身上始終散發著光芒,影響了一批又一批人。
河北大學教授楊小川、河北彼嘉留學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郝春平、總經理楊金良、王冬梅等紅色文化傳承人一同參觀。
雄縣米家務烈士陵園,開國中將曠伏兆夫婦之墓。布鐵威 攝
雄縣米家務烈士陵園,開國少將劉秉彥夫婦之墓。布鐵威 攝
梁金安一行在雄縣米家務烈士陵園參觀學習。布鐵威 攝
梁金安一行在雄縣宋遼邊關古地道景點參觀。布鐵威 攝
梁金安一行在雄縣宋遼邊關古地道景點參觀。布鐵威 攝
梁金安(左一)一行在雄縣宋遼邊關古地道景點參觀。布鐵威 攝
雄縣宋遼邊關古地道。布鐵威 攝
雄縣宋遼邊關古地道。布鐵威 攝
梁金安(右二)一行在雄縣宋遼邊關古地道景點參觀。布鐵威 攝
雄縣宋遼邊關古地道景點內的“宋遼烽火、人文雄州”主題展。布鐵威 攝
梁金安一行在雄縣“宋遼烽火、人文雄州”主題展參觀。布鐵威 攝
梁金安一行在雄縣“宋遼烽火、人文雄州”主題展參觀。布鐵威 攝
在雄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梁金安(左二)同雄縣教育局德育辦公室主任鄭通(右)交流抗戰文化。布鐵威 攝
在雄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梁金安一行同雄縣教育局局長劉振嶺就紅色基因在青少年中的傳承進行深入座談交流,研討紅色書屋在雄縣的揭牌。布鐵威 攝
座談交流中的著名紅色作家、紅色書屋創始人、中國生產力學會副會長梁金安。布鐵威 攝
座談交流中的雄縣教育局局長劉振嶺。布鐵威 攝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