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健康領域也迎來新變革。8月28日,中國(濟南)前沿醫療科技高峰論壇在濟南喜來登酒店舉行。論壇以“前沿科技賦能醫療健康產業、推動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為主題,由濟南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管委會、招商銀行濟南分行、濟南國際技術人才港承辦。
濟南市委常委、副市長鄭德雁出席活動。中國科學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王松靈,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副校長李術才等眾多領導嘉賓齊聚論壇。濟南健康醫療科技產業聯盟在論壇上正式成立,腦陸科技達成多項戰略合作協議。
鄭德雁在致辭中介紹,濟南正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來謀劃推動濟南市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濟南加快形成以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生物醫藥“四大千億級產業”為龍頭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希望廣大國內外的專家、企業家朋友們,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濟南發展,與濟南同乘時代東風,共享發展機遇,讓濟南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有影響力的醫療科技新高地。濟南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聚焦效率最高、服務最優、環節最少,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提供全過程、保姆式的“店小二”服務,幫助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帶動濟南成腦科學研究重鎮 腦陸科技簽約多領域全面合作
當日活動現場,濟南生物技術及醫療產業發展母基金規模20億元,首期10億元,聯合頭部產業基金、上市公司、龍頭企業聯合成立100億元生物醫藥產業母子基金群,帶動全國資本界的頂級投資人、投資機構落戶濟南,支持濟南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腦陸科技與濟南市應急局、濟南市住建局、金現代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生物體征檢測與智慧安全體系建設示范工程項目,并加入濟南健康醫療科技產業聯盟。作為國內腦科學的龍頭企業落地濟南,帶動濟南成為全國腦科學研究的重鎮,帶動整個產業上下游的提升,包括醫療、娛樂、健康服務等。
腦陸科技創始人王曉岸在論壇發表演講“腦科學能帶來什么”。介紹了中國腦計劃發展,以及腦科學已經落地的行業及應用。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院院長張鈸院士通過視頻形式,向腦陸科技落戶濟南表示熱烈祝賀,認可用人工智能技術在抑郁、睡眠等領域的探索,祝賀濟南市在人工智能與腦科學領域的發展。
濟南市委常委、副市長鄭德雁一行會見腦陸科技創始人一行。鄭德雁副市長表示,看好腦科學在智慧安全,醫療等領域的應用,介紹了在濟南已經落地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也歡迎更多人才來到濟南。腦陸科技創始人王曉岸表示,將發揮腦陸科技的行業優勢,引入更多國際化人才。腦陸科技聯合創始人盧樹強博士表示,將在國家醫療數據平臺建設的經驗,助力濟南市腦健康數據平臺的建設。
“鏈”起千億級資源做強大健康,多個應用方向“牽手”濟南
活動現場,濟南生物技術及醫療產業發展母基金和招商銀行雙百億投貸聯動產業合作項目。
活動現場,涉及基金、銀行、人工智能、健康、醫療等多個行業,涵蓋投貸聯動、創新平臺、企業總部遷移等多個領域,將對濟南、對山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發揮重要推動作用,并將在濟南打造全球首個人工智能醫藥研發自動化實驗室。
齊魯制藥副總裁張漢常說:“我們打造濟南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母基金與招商銀行雙百億投貸聯動計劃,可以吸引海內外的頭部生物醫藥投資基金、管理人到濟南合作,資本助力濟南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據濟南國際技術人才港總裁王釗表示,希望能夠打造生態體系,“我們在投資項目的過程中或者引進項目過程中,比較注重項目‘鏈’的作用,我們把它定位叫鏈接器,通過這些鏈接器的落地,可以把行業的上下游都吸引到濟南,讓它們落戶濟南,更好的把產業體系做起來。”
濟南健康醫療科技產業聯盟在論壇上正式成立。
作為生物醫藥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濟南健康醫療科技產業聯盟將匯集國外創新機構、醫藥制造企業、央企投資機構、科技企業、科研機構、銀行、基金、醫院等各類資源要素,打造生物醫藥、健康醫療科技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體系。
目前,濟南市擁有生物醫藥企業3萬余家,持有生物藥品批準文號1500多個、院內制劑文號1200多個,數量均居全國首位,化學藥、生物藥等研發能力和規模位居山東省第一,建立起從研發、孵化、制造、流通到醫療服務的全鏈條產業體系。
濟南將規劃建設齊魯國際生命科學城,作為產業發展的高位載體。濟南正加快打造省市共建國家(山東)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和監管服務大平臺,總投資約30億元,總建筑面積17.85萬平方米,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把大平臺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檢驗檢測平臺、全方位共享創新服務平臺、高質量監管科學平臺、高水平發展引領平臺,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食藥醫療器械新產品的孵化器、產業聚集發展的強引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