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號輸入錯誤,需要繳納解凍費才能繼續申請借款。這是最近一些網友在申請網絡借款時,被平臺提示的信息。如果你也遇到了這種情況,360借條安全專家安燃提醒,請務必提高警惕,這是假冒APP的一種新型變種騙局。
日前有媒體報道,不法分子以低息、快速、大額網絡貸款來誘導消費者安裝網絡借款APP,在用戶提交了網絡借款申請之后,就會以輸入的個人信息與賬戶不符而被銀保監會凍結為由,向消費者發送偽造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文件”和銀行卡凍結截圖,要求繳納保證金后方可解凍,以實現詐騙錢財的目的。
對此,360借條安全專家安燃表示,這是一種新型的假冒APP電信詐騙騙局,不法分子通過網絡購買APP開發代碼,然后植入相關代碼,一旦用戶提交了借款申請,無論輸入正確與否,都會被系統提示“卡號輸入錯誤賬戶被凍結”。此時,假冒的平臺客服便會出現,以繳納解凍費為由來收取費用,一旦用戶進行了轉賬申請,不法分子便會以其他名目索要費用或者逃之夭夭。
假冒APP電信詐騙是2019年的高發電信詐騙手段,詐騙團伙通過假冒知名借貸類APP,以短信、網頁廣告等形式廣撒網,通過放貸前收取工本費、解凍費、保證金、擔保金等費用名目詐騙用戶錢財。根據360數科反詐實驗室和360手機衛士聯合發布的《2019年假冒借貸APP電信詐騙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2019年9月以來假冒借貸APP騙局呈直線高發趨勢,10月增長率甚至達到223%,為此騙局的高峰期。
最近,假冒APP的電信詐騙出現新的變種,不法分子為了獲取人們的信任,不僅對假冒APP進行了不斷改進,也通過仿冒銀保監文件、假冒合同等手段,來達到讓人入局的目的。
不僅如此,《報告》數據顯示,在單個詐騙案例中,23.6%的受害者被連續詐騙,被詐騙金額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其中,被詐騙金額5000元以內的受害者占比為63.8%,超過10000元的受害者占比達17.5%。
隨著信用消費的逐漸普及,通過網絡借款來緩解資金需求,已經成為許多人的生活方式。不法分子也趁機興風作浪,犯罪手法也不斷升級更新,令人防不勝防。針對于此,360借條安全專家安燃為廣大群眾提出了防騙建議:
如有資金需求,務必通過正規的渠道下載官方APP,切勿輕信陌生人或短信發來的鏈接。
正規平臺不會通過非官方渠道與用戶聯系,更不會索要用戶的個人信息和驗證碼。
正規平臺在放款前不會提出繳費要求,一旦遇到需要繳費的情況,基本可以判定為電信詐騙,請立即與警方取得聯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