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理論之父杰克·特勞特說:“成為第一”是進入心智的捷徑。
而對于品牌來說,要想精準找到品牌營銷的定位,關鍵還是要看品牌的營銷手段和策略,能不能戳中消費者的痛點,讓品牌形象和價值觀深度植入消費者心智中,形成差異化的強品牌印記。
移動互聯網時代,后疫情時代,品牌營銷該怎么做?才能讓品牌保持盈利,被更多消費者記住和喜愛?
如果你正在困惑,或許可以看看吳曉波頻道曉報告推出的這個《2020消費品牌增長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堪稱教科書級別!
一、成功的品牌營銷都具備那些特征?
總的來說,明確定位并通過后續的一系列手段來強化品牌認知,是品牌在眾多競品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比如,每年3-4月是傳統春茶的銷售旺季,但受疫情影響,今年竹葉青的線下銷售遭遇嚴重沖擊,關店比例高達90%,2月10日復工前,線下銷售額幾乎為零。
在危機面前,竹葉青通過在線上舉辦春茶預售活動,預售額同比增長89%,在春茶上市當天銷量同比增長74.3%,遠超預期。
比如,在今年“天貓618”期間,年僅4歲的元氣森林實現了對134歲可口可樂的“量價齊超”。具體來看,在天貓飲品類銷量中,元氣森林白桃味氣泡水超越可口可樂,排名第一。
成立于2016年的元氣森林,主打“0糖0卡0脂”,目前已經成功打造了“氣泡水”“乳茶”等爆品。按照前5個月銷售額的增速來看,元氣森林今年的銷售額將突破15億元,比去年翻一番。
再比如54歲的飛鶴奶粉將品牌重新定位于——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2019年,飛鶴登頂中國奶粉第一品牌,營收達137億,同比增長32%。
從報告總結出來的三類成功品牌中,我們發現了三個共同的成功基因。
二、影響品牌的三大成功基因
這些基因具體是什么意思呢?接下來,我們就結合具體案例來拆解這三大成功基因。
①認準客群,精準出擊
品牌只有找準消費受眾,才有可能找到機會。在這,報告對“增長”下了一個定義。
由此,我們發現,增長型客群的兩大代表人群,分別是新中產和Z世代。
2019年新中產白皮書估算,目前中國有2.5億-2.8億新中產。此外,麥肯錫的調查顯示,如今已有一半的中國家庭躋身較富裕家庭行列,可支配年收入達到14萬-30萬人民幣。
對新中產來說,比起價格,他們更關注產品是否優質,也就是我們說的價格脫敏。
同樣具有較強消費實力的,還有Z世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95后、00后。
凱度(Kantar)的數據顯示,2018年Z世代每月可支配收入高達3501元,遠高于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2元。其中,75%的Z時代3年內換過兩部及以上手機。
②尋找產品的差異化定位
隨著時代的不斷迭代,消費者的消費路徑和消費需求都發生了變化。面對日趨變化的消費環境,品牌需要通過不斷創新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跟上新消費時代的浪潮,才不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
所以,打造差異化定位,并讓這個定位深入消費者心智,以此和其他的競爭者相區分,是帶給品牌持久生命力的關鍵。
比如燕窩品牌小仙燉,通過創新商業模式C2M,也就是反向定制,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定位——新鮮,這個定位是品牌的靈魂所在,具有其他同行品牌沒有的獨特屬性,具備了這種“用戶思維”,想要打造品牌力也就更容易許多!
③借助電梯廣告引爆品牌效應
在選定客群和找到差異化定位后,品牌想要出圈,就差最后臨門一腳——集中引爆。
這在一點上,電梯廣告無疑是絕佳的助攻。
圖源:微博@TeamFKR小光
據益普索Ipsos發布的《2019年中國國內流行廣告語受眾調研報告》中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81%的品牌流行廣告語來自分眾電梯媒體。
多數品牌選擇大規模強勢霸屏的分眾電梯媒體,在城市主流人群每天必經的公寓樓、寫字樓等空間,4-6次高頻反復播放品牌廣告,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將品牌廣告“強制”植入用戶的腦海里,讓用戶牢牢地記住品牌形象,達到讓品牌集中引爆迅速出圈的目的。
總結來看,在《2020消費品牌增長洞察報告》中,客群、定位和曝光是品牌成功的三大重要基因,品牌如果能根據自身的價值點,抓到最能觸動消費者的痛點,輔以精準的營銷策略,也許就能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