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蘭揭秘計算醫學 | 鄭杰:穿越大數據找到生命健康的因果關系
2021-05-17 10:37:45 來源:壹點網
1
聽新聞

導語:當傳統醫療跨越到數字醫療,醫療行業將產生何種變革?以前覺得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科學領域,在如今科技信息化的時代下,卻急需不斷交叉融合,迭代發展!

近日,樹蘭醫療總裁鄭杰為樹蘭國際醫學院的學生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課——計算醫學。

圖片1.png

首先,鄭杰向同學們拋出了一大堆問題:“目前人體還是一個黑箱,我們在輸入和輸出之間尋找規律……自然在治病,醫生仍舊只是助手!”“患者究竟是否參與到了自己的疾病治療中,他們該如何拿到屬于自己的醫療數據?”“以前看病拿紙質報告和膠片,現在看病都是靠App、小程序,那么未來看病又會依賴什么?”

問題不僅引發了在場同學們的深思,也為這一次計算醫學課的定了基調。隨后鄭杰帶領學生們走進醫學與現代信息化的世界。

在課堂上,鄭杰為同學們介紹了計算醫學課程的發展軌跡,介紹了從古至今醫學的發展模式,從他初中時閱讀的《混沌學傳奇》引發到全息的概念,從西方美學和東方美學的對比探討生物數學的奇妙。他還用具體事例講解新冠疫情期間,“計算醫學”是如何快速從數字生命的視角認識疾病與藥物,協助科學家快速找到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藥物,帶來更精準的“人藥匹配”。

鄭杰指出,計算醫學(CM – Computational Medicine)目前已經成為國外的熱門學科。美國的UCLA大學,幾年前把原有的生物數學系,更名成為計算醫學系,約翰霍普金斯、斯坦福、牛津等大學都開設了相關課程。計算醫學是在醫療大數據、人工智能基礎上,站在建模的角度,對生命本身的深入洞察,由此對醫學帶來深度變革。此次浙江樹人大學樹蘭國際醫學院開設“計算醫學”課程,是國內第一次在醫學本科階段,引入該主題的課程,具有開創性的意義。

圖片2.png

“未來的醫生不是扮演知識倉庫的角色,而是成為知識管理者,應更多的與病人溝通和關懷,為病人提供決策支持,或幫助病人進行決策,成為病人的伙伴。”鄭杰說,從經驗醫學到計算醫學,相關性并不意味著因果關系,計算醫學是希望能穿越大數據找到生命健康的因果關系,希望同學們都能多思考,開拓創新,將來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臨床醫學人才。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