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繪畫作為美術教育的一部分,是對兒童進行素質教育的途徑之一。正確的美術教育,應該是像美術寶的課堂模式一樣,從科學的角度去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小心地保護好孩子的個性和自尊,而不是過早地給孩子進行不適合的美術技巧訓練。
科學表明,孩子有其自然生長的過程和獨特的思考方式,如果3歲的小孩喜歡畫蝌蚪,成人卻教他必須畫長著大腦袋和長尾巴的蝌蚪,就大大局限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美術寶的課堂致力于實現孩子真正的“成長”,讓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學習、理解、做應該做的事情,老師們總是在授課的過程中堅持以鼓勵的方式培養孩子的繪畫創作熱情和興趣,老師們更愿意相信與孩子一起享受成長的過程是重要的。
在美術寶的課堂上,為了更貼近孩子的世界,老師們一直保持著童心去感受和欣賞小學員的繪畫作品。因為孩子有著與成人完全不同的認知觀念,他們不受思想的束縛,能夠暢想自然、暢想生活,在這方面,成人遠遠不如孩子們。美術寶在授課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孩子的認知觀念,尊重兒童在藝術活動中的自我發現和自我表現,盡管老師會指導孩子如何拿筆、如何劃線、如何涂色,但從來不會規定孩子畫得什么樣、用的是什么樣的顏色、涂在哪兒。
相較于作品的最終效果,美術寶更關注如何幫助兒童在活動過程中獲得成功經驗,感受欣賞美、創造美的樂趣。實際上,兒童繪畫活動的意義在于其活動過程,而參與美術活動的情感、態度則是至關重要的。美術寶鼓勵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去創造,接受他們不同的創造成果,從不同的角度去肯定他們。
未來,美術寶也將繼續科學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努力做小學員們心中的領路人、合作者、賞識者,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可以在繪畫這條路上走的更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