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立轉軌德英樂,最終收獲帝國理工預錄取,他的奮斗史可供所有普娃參考
2021-06-17 15:08:26 來源:壹點網
1
聽新聞
image.png

文 | 李佳瑩 圖 | 受訪者提供

最早開始為畢業生專題做準備時,一個個模糊的影像就已經從腦海中劃過,他們或許是天賦異稟的,或許是學術成就極高的,或許是最終被多少人都望眼欲穿的夢校所錄取的。但直到我的采訪對象站在我面前時,所有的想象煙消云散——眼前不過是一個剛滿18歲,有些高瘦的男生罷了。

采訪持續了兩個小時,最開始苦于他的故事太過平淡,但當細細回想一遍過后,我開始欣喜——就是在這么一個算得上內向、不太自信、偏科、愛打游戲愛追劇,甚至有點宅的男生身上,我看到了太多普普通通的學生所擁有的特質:怠慢過學業,從曾經渾渾噩噩的狀態到如今奮發進取的真切轉變,以及對踮起腳尖也沒能夠上的高校所存留的些許怨念……

如今,三年時光換來了他的夢校帝國理工大學的預錄取通知,他的故事,或許同鋪天蓋地的讓家長看得興奮不已的牛娃故事一樣有價值。

image.png

#學業#

天賦不夠,時間來湊

Bennu來自廈門的公立學校,中考語文的失利加之母親工作的調動,來到上海就讀雙語學校成為了不二選擇。對賽艇充滿向往的他在兜兜轉轉后進入了德英樂,而一心喜歡英聯邦,又自知更擅長理科的雙重因素也讓他最終選擇了A Level課程。

image.png

Bennu參加賽艇比賽

和大多從公立轉軌的學生一樣,剛在高中接觸國際課程那一會兒,他總帶著一股迷之自信:“中考的時候大致都學過,IG的考試也算簡單,只是換了一種語言和答題形式。”于是,打打游戲、混混日子那種沒有目標但有些許快樂的狀態持續了一段時間,直到第一年下半學期的一次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聽力考試直接打破了他“對英語的認知”。

“每個詞我都認識,但連在一起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當你聽到的句子帶著很大很長的從句時,你會發現它壓根不是你認識的英語。”Bennu說。一次令他震撼的,最終拿到了F的聽力考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改變勢在必行。

>>定下一個小目標

在那之前,Bennu算不上一個有規劃的孩子,即便是定個目標也只會往長遠了看。同學告訴他,目標拉得越遠,就越難完成,他只能感覺到喪。而一周、兩周、一個月的階段性小目標卻能幫助他得到鼓勵和成就感,找到自信。于是他定下了高中階段的第一個小目標:ESL的聽力考試起碼拿到B的成績。

幾次練習下來,Bennu發現自己的問題在于找不到聽力材料中的關鍵點,他記下的筆記永遠與考題無關。于是課后,他開始主動尋找老師,詢問關鍵點記憶的訣竅。這樣的狀態慢慢地從英語投射到其他學科,在經濟、物理、化學課上,他都立下了自己的小目標。

>>時間管理技能

時間管理技能的學習師從他的同桌——Bennu口中一個自律、對自己高要求,同時又愛追星的女生。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同桌對課間休息時間的合理使用。“剛下課時她不會和大家一樣休息,而是留出三分鐘左右的時間溫顧上節課的內容;在之后的五分鐘里,她會刷會兒iPad追追星;再在最后的兩分鐘里去趟廁所。十分鐘剛好就用完了!她的每一節課間都十分規律,既完成了學習任務又滿足了愛好需求,而我有時站門口聊會兒天,有時看看操場上同學打球,稀里糊涂就這么過去了。”

受到同桌的啟發,Bennu也開始了時間管理技能的鍛煉。他曾嘗試過列出一天計劃,但缺乏約束性加之時常發生的變化都讓他覺得效果甚微。后來,他得出了總結:時間管理就是要學會控制自己。他開始下載鎖屏軟件,給自己定下了每小時只刷五分鐘手機的指標。

“一開始我也總是想點‘再玩5分鐘’,但潛意識里我總在告訴自己,忍過這五分鐘,我就能忍過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五分鐘,慢慢我就會習慣了。”Bennu說,“像我這樣沒有自制力的人,只能逼自己”。

image.png

學會時間管理對Bennu這樣不算天賦極高的理科生而言至關重要。事實上,從初中開始,他就知道自己算不上多有天賦。

在初中入學考試時,他與他的同學分數相當,這樣的狀態持續到初二進入學校開設的奧數班。“初中的我在面對當時的奧數題時,可能需要花十幾分鐘才能解出一道題,雖然知識我都學了,但我就是想不到解題的關鍵點。但我的同學,盡管基礎和我一樣,他只要看一眼,就懂怎么解題。”每每同學告知他解題思路時,Bennu都覺得恍然大悟,但“每次都是我在恍然大悟,就沒有自己解出來的那一刻”。

選擇土木工程專業的他至今仍在感嘆學習純數需要天賦,但多的是沒有天賦的普通孩子。Bennu說:“天賦不夠的時候,你就得努力,只要肯花時間就還行。”

高一下學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幫助他順利度過了高二下和高三上那段充滿了文書、活動、標化和雅思的最累的時間。當太多的事情推著他不停往前走時,他不得不放棄曾經一閃而過的“休息一會兒”的念頭,Deadline催促著他不停提高自己的效率,而當效率提高后,他發現自己還能做得更好,一個良性循環就這樣形成了。

#升學#

擇校就像找女友

14級臺風登陸的夜晚,Bennu居住的高層晃動得厲害,他內心不由擔心建筑是否會倒,但一晚過去了,安然無恙。于是土木工程成功地引起了他的好奇,專業方向就這么確定了。

對Bennu來說,選擇英國作為留學目的地也是早早就做下的決定。不僅是因為英國的安全系數相對較高,以及他已然確定了的專業方向,更在于他內心深處的紳士情結:看見英劇里身穿西裝的紳士精英帥氣,但內心卻活潑又堅毅,“這樣的反差感讓我覺得挺牛的”,Bennu說。

于是,他的申請方向縮小到了英國高校的土木工程專業。即便如此,他的清單里還有四五十所學校,而他只能從中選出5所,他開始看排名、看宿舍、看校園環境……“我覺得申請就相當于在找女朋友,為了追求到自己喜歡的學校,我必須要做很多努力。”

image.png

參加各類運動項目的Bennu

文書就是他遇到的第一個難關。德英樂的第一屆高中畢業生共有30人,分為兩組,分別由兩位升學指導老師負責文書加工。Bennu始終擔心自己成為那被放在最后的第15個人,于是在交出文書后的第二天下午,他就跑去辦公室催老師看文書了。

老師只能放下手邊的事,邊閱讀邊告訴他可以修改的細節。Bennu回憶到,在老師的幫助下,他至少修改了十幾個版本,每次的修改都有老師陪同在一旁實時給出建議,一坐就是半個小時,以至于老師最后不得不加班。“雖然有點對不起他,但我真的很感謝他。”Bennu說。

申請的道路上大概率也免不了“愛而不得”的故事發生。于Bennu而言,劍橋就是這樣的存在。

劍橋設置了一輪筆試和兩輪面試。盡管Bennu為筆試刷了很多題,但他依然覺得自己“沒有考得特別好”,以至于影響了后來的兩輪面試。兩輪面試共有四位教授參與,總共設置了四道題。“其實相似的題目在準備時我也都做到過,但可能我的反應太慢了,語言邏輯也不夠清晰,所以也許教授覺得我沒有靈性。總之劍橋的面試挺玄學的。”Bennu說。

復盤時,他覺得或許是IGCSE成績不夠高的影響,或許是內心的不自信所帶來的心理暗示,抑或是真的天賦不夠,但他始終認為,倘若當時再逼自己一下下,他可能會做得更好。但這終究成為了Bennu的遺憾。

盡管Bennu的最終版文書上呈現了那個臺風夜的故事,但似乎這個專業不過是他最順其自然的選擇:父母皆從事相關工作,理科的優勢又讓他能夠對進階數學和物理得心應手。但他自認為對這個專業“談不上很熱愛”,至于最愛的事物,他坦言還在尋找之中。

被問及未來的職業選擇時,他同樣給了我們一個最開放的答案:“我始終相信‘計劃趕不上變化’,就像我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我會來上海讀雙語學校一樣。可能我以后會做工程,也可能會再學學法律,甚至可能會創業,但我覺得只要在當下的階段盡力把事做好就好。”

-End-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