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長為有擔當的時代青年
2020-10-23 14:11:51 來源:長江日報
1
聽新聞

22日19時,武漢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團走進江漢大學,舉行專場報告會。該校全校七千余名師生在英才廣場聆聽了報告。

報告會上,武漢市武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護士長熊焱,武漢市肺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胡明,武漢市公安局江漢分局民警涂可藹,湖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分部經理汪勇,武漢市城市道路維修養護管理站黨支部書記、站長李華,武漢旅游體育集團非遺公司市場部專員趙茜,武漢市青山區鋼花小學教師華雨辰等7名報告團成員以及江漢大學附屬醫院(市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黨支部書記王小江,為師生們講述抗疫一線故事,傳遞抗疫精神。

李華:瘦了,就用工地的釘子給皮帶打個眼

武漢市城市道路維修養護管理站黨支部書記、站長李華是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總負責人。報告會上,他告訴師生們,春節期間人員調動困難,材料組織困難,車輛進出困難,雷神山醫院建設規模是火神山醫院的兩倍,而工期只有12天,這幾乎就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壓力之大、任務之重、時間之緊、風險之高前所未有,而我們必須去打這場硬仗,我們必須贏。”

憑著多年的工程建設經驗,李華提出建設雷神山醫院必須優先保障醫院功能區的建設,同步鋪設地下管網。按照這個思路,大家將所有的參戰單位按片區劃分,立即投入戰斗。十余天里,他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人瘦了一圈,皮帶也松了,就在工地找個釘子在皮帶上打個眼。

趙茜:電話號碼貼在老人的手機背面

武漢旅游體育集團非遺公司市場部專員趙茜是一名“90后”,在疫情最嚴重時主動下沉到二七街道社區,擔任社區工作隊副隊長。由于出行受限,居民有事只能通過電話求助,趙茜的號碼被她寫在膏藥上,再貼到老人們的手機背面。因此她的電話經常處于熱線狀態,而她總是有求必應。

一次,社區的一位爹爹因為幾個月前在網上買的物資一直沒有收到,向她求助,她也得知小區里還有一大批類似情況。四處聯系后她才了解到,原來大部分人失蹤的快遞都被滯留在十幾里外的中轉站。她拉上幾人立即開車來到中轉站,他們蹲在地上,如大海撈針一般幫居民尋找快遞。將快遞帶回小區后,來不及吃飯就聯系居民前來領取。她和隊員們連續57天為居民解決生活問題千余件。

大一新生:努力成長為有擔當的時代青年

聽完報告,化環學院大一新生孟志鑫深受感動。讓他感觸最深的就是報告團中的醫護人員、人民警察、人民教師、快遞小哥等,在疫情面前舍棄小我,挺身而出,用生命守護生命,用愛心傳遞愛心,用血肉之軀筑起保衛人民生命安全的抗疫城墻。“他們是那么平凡,又是那么偉大。”孟志鑫感慨,“他們身上閃耀的偉大抗疫精神鼓舞著我,作為一名大一學生,我的人生畫卷才剛展開,我渴望照著他們的樣子來繪就我的人生,認真學習專業知識、踏實工作,努力成長為有擔當的時代青年。”

人工智能學院2018級學生沈文璇聽了華雨辰的事跡,想起了今年元宵節,自己作為志愿者搬運抗疫物資,從早到晚一刻不停卻并不覺得累,“因為我和她一樣感覺到了心里的溫暖和力量”。

江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朱志剛說,這場報告會對現場的“00后”學生來說,是一堂特別的思政課。在生動的事例中、在榜樣的面前,學生們更能感受偉大抗疫精神的深刻內涵。

(長江日報記者劉嘉通訊員趙明喻恂)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