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選調生回歸基層,為自己的家鄉建設出一份力
2020-10-30 10:10: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1
聽新聞

十月末,正值深秋。過了農忙時節的鄉村,基層工作依然繁忙。距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80公里的武川縣大沙岱村,趙彩榮不時與同事用方言進行著交流。

趙彩榮是一名“95后”,今年年初,她參加當地公開選聘行政村兩委工作人員的招錄考試,并一舉成功,成為一名基層工作者。“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選擇。”趙彩榮說。

“在鄉村工作內心很踏實。國家現在正在提倡鄉村振興,在鄉村會有更多機會,發展空間也很大。”趙彩榮說道。

無獨有偶,在大沙岱村往西200余公里的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小佘太鎮,同為“95后”的高智杰也在鄉間忙碌。他通過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考試,返回地處偏遠山區的家鄉工作。

高智杰畢業于內蒙古工業大學,趙彩榮則畢業于內蒙古財經大學。學習工業設計的高智杰在校期間多次獲得國內外獎項;主修電子商務、金融學專業的趙彩榮也是品學兼優。他們原本可以留在城市過上更吸引年輕人的都市生活,卻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回歸基層。

面對身邊親戚朋友的不解和惋惜,趙彩榮說:“現在是一個移動互聯的時代,地球就像一個村莊一樣,聯系非常緊密,我所學的知識在這里有用武之地,不會擔心被埋沒。”

高智杰則表示:“我的專業可以把品牌與農產品結合起來,讓我們的農產品可以賣到更遠的地方,讓農民有更多的收入。”

正如高智杰和趙彩榮所言,如今的中國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備,最偏遠的農牧區也能接通網絡信號;電子商務和物流發展迅速,農民們在田間地頭就能將農產品銷售一空;科技發展和新技術應用,讓鹽堿地也能種出水稻……

在采訪中,兩位“95后”對記者說,廣闊的鄉村天地需要新鮮血液注入,基層鄉村的歷練對今后的人生也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臨別時,高智杰的一番話講出兩位基層工作者的心聲:“用青春扎根基層,不僅需要仰望星空、大展鴻圖的情懷,更需要腳踏實地、潛心篤志的魄力。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朋友們和我一樣,回到自己的家鄉,為自己的家鄉建設出一份力,為我們的鄉村振興出一份力,為美好中國的明天出一份力。”(完)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