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提問
這幾天學校期中考試結束了,但是我們家孩子總覺得自己考得不好,壓力特別大,每天都悶悶不樂,還經常沖我們發脾氣。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緩解孩子的焦慮,幫他們調整心態呢?
專家觀點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心理老師張瑤:隨著這幾天各學校期中考試的陸續結束,家長們都希望孩子通過期中考試,對目前的學習狀態有一個客觀認識,認真分析和總結,調整心態,從容面對下一階段的學習任務。
先要正視成績,保持平常心。父母自己要以平常心看待期中考試的成績,期中考試僅僅是一次普通的考試,從這次期中考試開始總結經驗教訓,從現在開始改變,一切都還來得及。只有家長能正視眼前的狀況,才能更好地開導孩子。如果家長因孩子成績不好而嘮叨、責備,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同時,要善于總結,調整策略。考試中的失分是一種無聲的警告。善于抓住這些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才能在今后的學習中有所進步,在重大考試中平穩發揮。因此,建議家長幫助孩子先對期中考試整體情況做一個總結。如果成績下滑,更要分析問題出在哪里,可以在知識點和考試技巧總結中繼續挖掘。其中知識點的總結是期中考試總結最重要的一環。如果根本不進行總結或就題論題進行總結,下次很可能還掉在相同的陷阱里。
在考試技巧的總結上,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梳理以下幾個問題。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有沒有出現先緊后松或先松后緊的現象,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是如何解決的,有沒有糾結于一道難題?有沒有出現填錯答題卡,答題紙上打錯題號或者一些很明顯的低級失誤?進行這些總結后,請家長督促孩子不要忘了,有一項工作是必須做的:把這次考試的錯題總結到你的錯題本上,以更好地回顧和吸取教訓。
此外,期中考試過后,家長還可以主動與老師聯系,不僅可以了解孩子在學校里的學習、心理等各方面情況,還可以讓老師獲得更多孩子的信息,有助于后續的教育教學工作。與老師溝通時,應了解孩子在校的整體學習情況,了解孩子哪些科目是孩子的強項,哪些是弱項,特別是成績不理想的科目要注意什么,怎樣提高,懇切地聽取老師的意見。
同時,家長也可以適當提供一些孩子的信息,比如孩子積極努力的狀態。老師往往只了解學生在校這段時間的心理變化,父母往往只了解孩子在家的心理變化,所以需要父母和老師多配合,相互合作,共同疏導孩子心理。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一些具體問題和老師共同商量,采取一些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