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武漢科技大學舉行第六屆“沁湖魚宴”活動,師生們親自捕魚、撈魚,共享魚宴,還專程把今年捕出的魚王和魚獻給了該校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們。
學生們比賽網魚
上午8時許,伴隨著一陣高亢嘹亮的號子聲,該校后勤集團的師傅們魚貫入水,拾起昨日沉入校內湖中的漁網,由北至南開始收網。
來自各學院的18名學生志愿者,穿上下水衣,站在岸邊水淺處,攥緊手中尼龍長繩,奮力拉拽,助后勤師傅們一臂之力。除了18位大學生撈魚,今年新增了18名同學,參與捕魚大賽。與撈魚不同,這些同學需要手持漁網,親自撒網捕魚,以網魚的總重量為準,現場過秤,評選出今年的“捕魚王”。
“網魚很需要技巧,下網要借住腰部的力量把漁網送出去。”該校恒大管理學院的大一新生雷成表示,自己第二次下網網出了一條大魚,“開心極了。”來自機械學院學生彭鴻博則憑借一網70余斤的魚摘得“捕魚王”的桂冠。
該校后勤集團總經理鐘磊介紹, “沁湖魚宴”在該校已經連續舉行了六年,每年的魚宴都在中國傳統節日冬至前后,今年的產量大約有2萬余斤,早上的一網大約就有8千斤魚;湖內養殖的魚類大都是濾食性魚類,可以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
獻給抗疫工作者
上午11時許,該校南苑食堂門前廣場上, “沁湖魚宴”正式開幕,“撈魚王”和“捕魚王”兩位同學頒獎將捕撈上的魚王,獻給了武漢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校醫院副院長劉毅峰,以及以綜合內科護士長吳瑞為代表的學校抗疫一線醫護工作者。
魚宴高潮是以學校各餐廳為單位選派的8支代表隊現場比拼,以“小廟會”的形式展開。每位廚師所擅菜品不同,個個身懷絕技,大都是獲得過湖北省和全國廚藝比賽的廚藝高手。
大廚露絕活,學生打下手。抗疫同心圓、黃金雞米花、祛寒嬌耳、小魚小蝦、美味酥肉、雪花排條、糕興點、金衣豆腐等八種美食攤位前,同學們絡繹不絕。
國際學院大四學生謝子豪疫情期間曾在社區防疫崗位上堅守40多天,他今天也特地趕來參加魚宴,“疫情期間,購買新鮮食材不便,我們志愿者千方百計為小區的居民訂到了魚,作為一個武漢人,在當時的條件下能夠吃到新鮮的魚肉,我感到非常的滿足。能夠在年尾吃到學校所發的魚,讓我在回首這一年的時候多了一份感恩的心態。”
武科大校長倪紅衛表示:“沁湖魚宴是武科大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一個靚麗的標志。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到捕魚、烹魚的過程中,希望同學們通過這一活動能夠體驗勞動的樂趣。”
該校后勤集團副總經理楊宏表示,考慮到疫情對沁湖魚產量的影響,以及響應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號召,今年僅制作18980份魚肴,這一數量與學校建校年份1898年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