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并沒有想象中的純粹,“拿來主義”不只體現為學術造假
2020-12-31 11:19:42 來源:光明網
1
聽新聞

針對網友反映哈爾濱商業大學一名2017屆畢業生冒名網絡小說作者一事,哈爾濱商業大學微博12月28日晚發布《情況說明》稱,該校已關注相關情況并開始進行調查了解。該生已于2017年考入遼寧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

此事的起因是,微博網友@輕輕丫 日前發文稱,本科就讀于哈爾濱商業大學的安某某,將@輕輕丫 所寫的一些網絡小說,冒充成自己的,并因此獲獎受益,還得到了學校官網報道以及學報的專訪。

目前此事還在調查中,但從網友@輕輕丫 提供的信息看,作為堂堂大學生,冒名造假的安某某,其行為著實讓人大跌眼鏡——她是跟原創作者@輕輕丫 有聯系的讀者,有這層關系在先,卻還不懼被揭穿的風險,心安理得地接受校報專訪,在校園舞臺上侃侃而談地講述自己編造的文學創作經歷。

在一些校友口中,因為“初三開始從事網絡文學寫作”,且與多平臺簽約,安某某成為了極具知名度的校園名人。這次被揭穿,相較于個人形象的徹底垮塌,更值得追問的是,學校為何不加識別地捧一個謊話連篇的冒名者?

公開資料顯示,安某某曾獲評2015年“感動商大”人物,并以青年作家的身份領獎。而且注意,安某某在2017年從哈爾濱商業大學考入遼寧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網上有一些校友質疑,冒名造假的操作,讓她得到了大學老師的碩士推薦。

該說法目前還有待證實。但毋庸置疑,通過包裝個人經歷,偽造創作成就而獲得的在校榮譽和獎項,對她的個人發展,多少有著一定的加持效果。如果在碩士升學過程中,她確實因此而受益,那無疑也影響了基本的公平。這一點必須查證清楚。

退一步講,哪怕她進入遼大讀碩士,是完全憑實力考進去的,冒名頂替行為單純是為了滿足虛榮心,并沒有造成實質性的社會危害,和學術造假一樣,這種誆騙行為,同樣是對大學求真精神的一種諷刺。

對高校來說,不僅是學術領域,在各個方面都應該建立起對造假零容忍的校園環境。像安某某這樣盜用他人的創作經歷,如果稍加核實,其實并不難以揭穿。

但學校在授予各類獎項和榮譽時,只是想到了她身上能夠挖掘的勵志經歷,當作重要的宣傳資料,而沒有本著嚴謹考慮去核實,以至于給她的持續造假提供了空間。最終正能量的校園故事翻車了,對大學的聲譽無疑也是不小的影響。

和那些讓外界錯愕的學術腐敗相比,安某某的造假行為,性質的確可能要輕一些,但它同樣是一次有力的警醒。象牙塔并沒有想象中的純粹,“拿來主義”不只體現為學術造假,還體現為包裝偽造個人經歷,對此高校理應加強審核把關,守住“真實”的底線。對哈爾濱商業大學來說,這次翻車顯然是個重要的教訓,而要減輕此事的負面形象影響,最重要的還是公開公正地調查清楚,給輿論一個說法。(熊志)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