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領孩子踏入“科學之門”,“按需點單”定制科普指導
2021-01-15 13:47:13 來源:科技日報
1
聽新聞

8000小時

截至目前,服務站已派出2000余名志愿者進入青少年家庭,服務時長高達8000余小時。

方程式賽車、3D打印機、無人機……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實驗室里,這些科技范兒的硬件,搭配上有趣的科學實驗軟件,為充滿好奇心、想象力與求知欲的青少年奉上科普“大餐”。

為孩子們提供科普“大餐”的“大廚”,是該校機電工程學院麓園青年志愿者服務站里的青年志愿者。

該服務站有著40年歷史,一批批志愿者,通過“守望科學的天空”等科學素養提升活動,甘當培養孩子科學素養的守望者。

“我們覺得,青年科研工作者,為青少年科普事業出力,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黃凱說。

領孩子踏入“科學之門”

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擁有豐富的科技資源。這里有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掘為代表的高水平專家隊伍,以及一批頂尖的科研設施,還有各類高大上的科研創新成果。但這一切,與中學校園的孩子們有著“一墻之隔”。

于是,學院打破高校“圍墻”敞開懷抱,邀請周邊中學的青少年走進高校,走入高端實驗室,引領他們踏入科學之門。

在方程式賽車實驗室里,孩子們學習賽車設計原理,參與賽車制作;在3D打印工作室里,孩子們學習打印技術,設計3D模型;在創新創業中心里,孩子們參觀科技成果,聆聽創業故事;在科普讀書角,孩子們加入科普沙龍活動,與科學家面對面交流……

跨入中南大學校門,孩子們能親身體驗一個個精心設計、生動有趣的實驗。在孩子們的內心深處,科技的種子悄然埋下。

“青少年在哪里,我們科普工作的陣地就在哪里。”黃凱說。

為了讓更多孩子接受科普教育,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打造了校內校外、線上線下協同聯動的“1+N”科普陣地,將科普工作開展到社區、少兒托管班、中小學校、科技企業等領域,通過“接地氣”的科學體驗活動,讓青少年感受科學魅力。

在線上,學院通過開發線上科普課程,發布了自制的趣味實驗視頻,并舉辦網絡直播公開課。

“通過這些活動,提升了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在長沙市科技比賽中,這些孩子不僅取得了好成績,還被推薦到科技成果轉化會上進行成果展示。”博才陽光小學科技教師肖超興如此評價。

“按需點單”定制科普指導

此外,學院還提供“私人定制”——因人制宜、因需施策,為青少年量身定制“科學套餐”,并“送貨到家”。

據了解,服務站的志愿者來自中南大學11個學院的18個專業,專業學科間的各自所長以及交叉融合,讓他們打造出了多樣化的“科學菜單”,供青少年“按需點單”。

服務站站長朱璜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服務站根據青少年需求,每周派出80位志愿者進入青少年家庭。他們不僅為青少年“精準把脈”,根據學業短板開展學習指導,還著力于結合自身專業所學,提供科學素養提升輔導。如物理專業的志愿者在覆杯實驗中為孩子們介紹大氣壓強的知識;生物專業的志愿者,領著孩子們采集標本、感受自然……

截至目前,服務站已派出2000余名志愿者進入青少年家庭,服務時長高達8000余小時。

點點滴滴,積水成河。“我們在肩負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使命的同時,應更好地承擔社會服務及文化傳承創新的重任。”黃凱說。(記者 俞慧友 通訊員 張悅)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