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育評價機制,將視力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考核
2021-03-12 11:10:03 來源:央視新聞
1
聽新聞

近日,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創新教育評價機制,將包括視力狀況在內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標準。

有網友支持,認可“切莫以犧牲孩子視力來換取好成績”的建議出發點;有網友反對,認為對于已經近視或患遺傳性近視的學生來說,這不公平。

3月10日,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陶勇在接受央視新聞《相對論》記者莊勝春采訪時,贊成將視力納入教育、衛生監管部門等的考核體系中去,而非針對學生個人進行考評。當記者問及這樣會否造成對近視學生的歧視和排斥,陶勇回應,相關考評應注重考察階段性的近視發展情況,而非節點性的近視出現比率,具體指標需科學設計。

陶勇同時強調,度數增加會導致眼球變形。這個過程可能導致視網膜變薄、萎縮、脫離,甚至可能致盲。如今我國青少年近視率越來越高,高中達到80%,形勢非常嚴峻,但是近視的確是可防可控的,亟待“全鏈條”落實近視防護要求,而非僅僅止步于呼吁。

在總臺《兩會你我他》融媒體特別節目中,陶勇提醒觀眾,為保護視力,應牢記“20—20—20”法則:每近距離用眼20分鐘,應該看至少20英尺(6米)遠的物體20秒以上。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