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第一小學、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民族中學和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東方紅小學的學生們坐在了同一個“教室”里,他們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上了開學第一堂思政課。
此次民族地區(四川)思政教育開學第一課主題活動由四川省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研究中心指導,阿壩州教育局聯合涼山州教育和體育局、甘孜州教育和體育局主辦。
通過音視頻技術,阿壩州主會場、康定市民族中學和昭覺縣東方紅小學分會場實現了三地聯動,同步課堂,畫面清晰穩定。同時,三州共有超過10萬名學生通過釘釘平臺上了思政教育開學第一課。
“我們地處山區,思政教師的資源比較短缺,所以我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通過技術豐富一下上課的形式。”阿壩州教育局局長盧曉軍說,“這次活動讓三州學子有了一次短暫卻又深刻的互動,這在阿壩州的思政教育建設工作中尚屬首次。”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鑫燚認為,在教育信息化2.0的工作推進過程中,全國各個地方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基礎網絡需求等問題都得到了極大滿足,但是在具體的運用中,通過信息化手段幫助教學效率的提升還有很大的空間,教師們首先要會用設備,其次要用好設備,借助互聯網的檢索與收集功能,開展互聯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