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質量參差不齊——這是教知識,還是教套路?
2021-03-26 13:42:24 來源:人民日報
1
聽新聞

校外培訓事關許多家庭,如今行業規模更是日益龐大,亟須規范管理。近日,《人民日報》推出系列報道,四問校外培訓,剖析亂象背后的原因,探討行業健康發展之道。跟教育小微一起來看——

一 問

廣告滿天、低價營銷、爆雷跑路 校外培訓行業亂象頻發——這是做教育,還是做生意?

當下,源源不斷的熱錢涌入教育培訓行業,在線培訓市場更是火熱異常。廣告滿天、低價營銷、爆雷跑路,校外培訓行業亂象頻發。這是很難治理的痼疾,也是迫在眉睫的“急癥”。唯有各方共同努力,回歸教育的本質與初心,校外培訓市場才能規范有序、風清氣正,真正成為校內教育的有益補充。

二 問

學習重刷題、評價重考試 校外培訓質量參差不齊——這是教知識,還是教套路?

當下的校外培訓市場,不同程度地存在應試、超標、超前培訓等問題。“唯分數論”的教學方法、包裝出來的名校師資……種種套路,讓培訓內容偏離了教育的目標。培訓機構應當回歸教育的專業性,將注意力從關注分數的“一時之得”,轉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 問

亂象屢禁不止,整頓難見長效 校外培訓監管難題待解——要深挖病根,更要對癥下藥

校外培訓機構內容超前超標、虛假宣傳、亂收費等現象屢禁不止,課外班亂象已然形成利益鏈條。監管對象分散、培訓需求旺盛、涉及部門眾多等因素,都增加了監管難度。治理校外培訓亂象,需要標本兼治,握指成拳,也要切實解決好學校內、課堂內教不到位的問題。

四 問

唯分數論助長培訓熱 學校教育供給待提升——校內減負、校外增負怪圈怎么破?

當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成為基礎教育痛點。破解這一怪圈,要從需求與供給兩端入手,一方面打破“唯分數論”,優化評價體系,淡化分數焦慮,一方面提升學校教育的質量與水平,提高課堂效率。還要堵住優質學校用變相考試、競賽等辦法招生選拔的口子,從根本上斬斷校外培訓機構與中小學校招生的關聯。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