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抬腿、開合跳、胯下擊掌、左右弓步……4月20日早晨7:00,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操場上,30余名學生正在做體能訓練,這是學校體能提升社團每天的“必修課”。
這學期開始,武昌實驗小學在全國率先開設“補短社團”,體能提升社團是首批的四個“補短社團”之一,另三個為射箭社團、文學社團和快樂成長社團。
“當下各學校的社團,普遍是為有特長或興趣的孩子開設的。”有著35年教齡的該校校長、特級教師張基廣觀察到,一些學校社團輔導老師為了出成績、獲獎項,往往會挑選基礎好、特長突出的學生;有的孩子可能同時成為幾個社團的成員,訓練負擔重;而有些孩子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興趣特長,難以加入社團。“那些本身沒有什么愛好或條件較弱的孩子,其實更需要學校為他們創造發展機會。” 這是成立“補短社團”的初衷。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體能提升社團主要是幫助一些體質弱或體型偏胖的孩子,來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文學社團是引導對寫作有畏難情緒的孩子多閱讀,逐步適應寫作;射箭社團是為了訓練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提高專注力;快樂成長社團則是幫孩子們管理情緒,釋放壓力。
每個社團都有專業的指導老師。初期的社團成員,主要是老師們通過觀察學生們的特點,征求家長同意后,主動邀請部分學生加入的,這樣“補短”的針對性更強。各社團根據需要,每周開展兩到五次活動。
一個多月來,學生們在“補短社團”的活動中收獲頗豐。四年級的學生貝貝(化名),在跳繩方面進步很大,已成功減肥40多斤。文學社團成員章偵鈺的媽媽告訴記者,以前她的孩子閱讀習慣不好,不專注,現在特別愛看書,還主動觀察植物的成長,寫起了日記。
“真正的公平和優質,是要讓人人都有機會,人人都有進步。”張基廣說,目前學校既保留了原有的常規化的學生社團,為有興趣特長的孩子提供發展平臺;同時適當控制一些優秀學生參加社團的個數、頻次,為他們減輕負擔,讓更多其他孩子獲得均等的機會;新開設的“補短社團”,還將逐步增加個數、擴大規模。希望通過這樣的社團建設,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獲得發展。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岳偉教授認為,武昌實驗小學基于五育融合的發展理念,將國家育人目標和學校個性化育人目標有機融合,別出心裁地創辦了“補短社團”這一育人載體,充分關注到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學生的個性成長和全面發展提供了豐厚土壤,彰顯了重要的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