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午餐:土豆燒肉、雞米粒、番茄炒雞蛋、豆泡。”每到了中午和下午的學生就餐時間,武鋼三中高一年級主任張志凱都會在“武鋼三中2020級家長群”中發布午餐和晚餐的菜譜和圖片。很多時候,張志凱還會發出自己對菜品的評價:“土豆燒肉比較入味、比較下飯,番茄炒雞蛋也還不錯,雞米粒比較合小孩子的口味,豆泡相對比較清淡。”
他是學生最好的陪伴者
從2020年5月6日湖北省高中生返校復學以來,像這樣的陪餐信息,張志凱已經連續發布了將近一年。不知不覺中,他也陪著學生吃過了400多餐飯。初一的女兒埋怨道:“你陪哥哥姐姐吃飯的次數,比我多多了。”
很多時候,張志凱會帶著盒飯隨機走進一間教室,坐在教室里和學生們一起吃飯。這樣既讓孩子們看到老師吃的也是一模一樣的供餐,也可以借這個機會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聽一聽他們的心聲。很多性格內向,平時不怎么和老師說話的學生,在共同就餐的輕松環境下,會慢慢地打開心扉,把他們的心里話告訴了張志凱。
就這樣,張志凱基本熟悉了本年級所有學生的情況,碰見了能第一時間喊出名字。這樣的老師怎能讓人不喜歡?學生們都親昵地稱呼他為“凱叔”。
張志凱的陪餐,更多的時候是陪伴和傾聽。他只會在一旁默默地聽,陪著學生淡淡地笑,并不會直接干預;只有當有些學生表現出明顯的焦慮或者畏難情緒時,他才會以合適的方式介入,幫助孩子們解決困難。
在臨近2020年高考的時候,年級有一位住校生顯得特別的焦躁,原來是由于疫情期間家長不能隨時來校看望學生,而臨近高考的巨大壓力讓他覺得有些喘不過氣,所以讓他產生了一種被遺忘的錯覺。張志凱借著一次坐在他們教室吃飯的機會,特意聊起如何感受生命中的溫暖、如何應對生活中的挑戰、為何要敢于獨自去翻越人生的山峰等話題,幫這孩子打開了心結。
他是媽媽們的“好閨蜜”
實行陪餐制度的初衷,是拓寬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渠道,緩解焦慮,化解矛盾,提供指導。學校集中供餐后,有的家長說孩子不能吃辣,有的家長嫌供餐口味太重,有的嫌太清淡……張志凱總是第一時間收集好信息,和后勤老師一起商量解決辦法。在確保飲食安全的前提下,不斷按時令調整菜譜,豐富菜品。實在不能妥善解決的,他也不厭其煩地解釋清楚。一年下來,他也記不清回復了多少條家長的信息,“幾千條總是有的吧!”他說,“孩子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讓他們吃得滿意、健康,最重要!”
現在,每天中、晚餐的就餐圖片和信息發布到家長群之后,家長們紛紛在就餐信息后發言點贊。還有一些家長表示,自己將根據學校每周的配餐調整家庭菜譜,在周末為孩子準備合理的就餐食譜。
張志凱還記得,2020年7月5日午餐,是2020屆學生高考前,在學校集體吃的最后一餐飯。他發完就餐照片和信息后,一位家長在家長群中發了一段感言:“從返校復學到今天,整整兩個月,張老師一餐不落地將孩子們的供餐信息發到家長群中,讓我們這些家長安了心,也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好的服務,讓大家在難忘的2020年能夠全力以赴的沖刺高考,感謝武鋼三中!感謝‘好閨蜜’張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