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進“三全育人”和“五育并舉”育人體系建設工作
2021-05-06 15:20:51 來源:中國網
1
聽新聞

“你們看!這是我種的蘋果樹,今年是它第一次開花,我現在能分清好幾種果樹的花了……”北京化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A2001班的張越正拿著手機激動地向爸媽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以前爸媽總說我‘五谷不分’,現在不同的樹種該什么時候栽種、坑挖多深、株間距多少、每次澆多少水我都了如指掌,這片園子成了我們的勞動‘試驗田’。”她驕傲地介紹著身后的“天工潤澤園”,里面也是一派春風中種花種果的“農忙”景象,五六名大學生正擼起袖子、卷起褲管忙碌著,不時用搭在肩上的毛巾揩去額頭上的汗珠,熟練地揮動鋤頭刨坑填土,先后種下了葡萄、柿子、玉米、向日葵等植物。

這是北京化工大學依托昌校區勞動實踐基地,多措并舉推進“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四最”勞動價值觀入腦入心入行的一個縮影。“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北京化工大學作為一所特色鮮明的院校,我們非常注重將勞動教育與專業知識相結合,把勞動精神養成、勞動能力培養、勞動慣訓練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努力實現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育人效果,全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談到學校的勞動教育,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如是說。目前,共有20余個教工和學生黨支部參與相關臺建設工作,帶動超過10000人次學生參與了勞動實踐。

一是著眼于專業教育與勞動教育相結合,開啟育人新方向。依托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以學生志愿服務為載體,學校打造了特色鮮明的“一院一品”“一院多品”校內勞動實踐基地。化學工程學院依托環境專業和環保志愿者協會志愿服務優勢,針對校園柳湖水體富營養化現狀,建立柳湖環保公益實踐基地,組建柳湖護衛隊,著力開展柳湖水質改善工作,累計開展湖區踏勘調研50余次,水中作業10余次,參與實踐學生9000余人次,志愿者達1700余人。機電工程學院依托機械制造、工業設計等專業,充分利用校園廢棄的舊自行車,建立宏德單車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通過廢舊零件DIY“變廢為寶、廢物利用”,重組了北化人自己的免費共享單車“宏德單車”70余輛,同時修理車輛1000余次,志愿時長超過500小時。

目前,學校已有6個學院搭建了8個校內勞動實踐臺,依托臺申請大學生創新項目共計19項。

二是著眼于黨史學教育與勞動教育相結合,打造黨建工作新臺。堅持勞動教育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學校把“三會一課”開在勞動現場,把黨史學教育放在勞動現場,把“一線規則”落實在勞動現場,形成抓好一點、帶動一片、鼓舞一片的良好效果。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依托本科生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示范帶頭作用,建立了化育百草園實踐基地,基地分為理想信念高地和專業實踐高地。其中理想信念高地種植的向日葵由學生認領后可寫上學期目標掛置于向日葵上,引導學生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同時,教工黨支部也積極參與到基地建設中,在田間講專業、在地頭談黨史,在勞作中傳授書本知識、在言行中詮釋勞動價值。

目前,共有20余個教工和學生黨支部參與相關臺建設工作,帶動超過10000人次學生參與了勞動實踐。

三是著眼于為師生辦實事與五育并舉相結合,彰顯育人新成效。圍繞“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按照“三全育人”和“五育并舉”的工作要求,依托“1+1+N”實踐基地運行保障機制,即1個學院負責基地運行,1個科研教學項目進行支撐,N個職能部門承擔日常保障和支持工作,積極拓展勞動實踐內容,讓勞動教育更貼師生實際需要,讓勞動教育實踐成果更多更好的惠及師生,進一步彰顯了黨史學教育“效度”。柳湖、荷塘環保公益實踐基地讓校園水系變得更美,宏德單車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填補了校園共享單車空白……各基地的實踐成果讓校園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