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培育一代新人,從作業減負開始
2021-04-29 15:15:23 來源:中國教師報
1
聽新聞

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看似是小事,實則關乎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大事。而教育部近日印發兩個通知,聚焦作業管理和體質健康管理,在一減一增之間,對相關群體提出了新要求,進一步為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增減之間,對教師提出高要求。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解決好作業管理問題,主要在學校,關鍵在教師。教師會不會布置作業、應該布置什么作業、什么樣的作業最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這一系列問題關乎整體課堂教學成效。如何更好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如何合理布置有效書面作業、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作業,將體育活動逐漸內化為成長的習慣……這些都需要教師不斷提高立德樹人的思想認識,增強專業研究與設計能力,從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全局和長遠著眼,提升綜合育人的水平。

增減之間,對學校提出新要求。從陽光體育1小時到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從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到學校作業管理的“十條要求”,給學校教學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各類中小學校如何破解體育場地、設施、師資不足問題;如何聚焦“教會、勤練、常賽”,逐漸完善新體育教學模式;如何整體把握“五育”并舉在作業管理中的特色凸顯,如何通過特色作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全面發展?這都需要學校管理者繼續深化教育研究,統籌設計;充分調動教師創造智慧,提高全面育人的設計與實踐能力。

增減之間,對家長提出真要求。家庭作業引發的親子問題,重視文化課成績忽略體育鍛煉,很大程度上源于家長的升學焦慮和攀比心理。此次教育部印發通知,不僅是給家長“減負”,更重要的是讓家長走出作業焦慮,減少因家庭以及校外培訓給孩子帶來新的負擔。同時,校外體育活動時間保障和體育家庭作業高質量完成,很大程度上需要家長協同助力。在控總量基礎上的一減一增,協同校內校外育人,正是給家長提出了家庭教育的真要求。在家庭教育不可缺失的情況下,家長如何提高陪伴質量,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和運動習慣,培養自主管理能力等,需要家長不斷提高認識,改善育兒習慣。家長只有調整好心態,真正從孩子健康成長出發,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考量,才可能真正成為合格的家長,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好榜樣、大朋友。

增減之間,對學生提出實要求。如果說,學生健康成長需要教師和家長、學校和社會的綜合助力,共同織造保障網,那么作為成長的主體,中小學生首先要有充分的認識和積極的行動。否則,再好的條件和環境,再完善的制度和課程體系,都很難保障孩子實現高質量的發展。這一減一增之間,都需要學生積極響應、主動作為,創新實踐、切實體驗,需要學生充分享受權利,精彩全面發展。

為了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為了培育一代新人,從作業減負開始,在運動增量中豐富,需要全社會以及利益相關群體共同行動起來,織牢學生健康成長網。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