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課程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強課程建設是有效落實學校教學計劃,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路徑之一,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的重要保障。2023年1月9日下午,四川省教育科學院發展所所長焦蒲一行蒞臨東部新區三岔湖小學校調研指導學校課程建設工作。東部新區文旅體局教育處王引老師、學校副校長汪輝勇及部分行政陪同調研。
調研中,汪副校長向專家們匯報了該校德、智、體、美、勞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在汪副校長的帶領下,專家組一行依次參觀了學校圖書室、德育展示廳、榮譽室、環湖藍色大廳、心理健康中心和空中農場等,調研組一行對三岔湖小學宏偉大氣的教學樓、優美的校園環境和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給予了充分肯定。焦所長重點了解了該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勞動教育建設情況,指出學校能結合東部新區發展情況深入思考,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勞動教育做了前瞻性思考并予以落實,是值得大家學習的。焦所長希望三岔湖小學能繼續抓好德育工作,做好東部新區的“標桿式學校”。
參觀結束后,調研組一行移步第六會議室。汪輝勇副校長就學校的課程建設現狀向調研組作了簡要匯報。聽取匯報后,焦所長對三岔湖小學的課程建設取得的成就和前瞻性思考給予了高度評價,然后就該校課程建設提出建議:一是課程體系建設要與三岔湖的實際相融合,從“水”文化上充分挖掘三岔湖的修建史,讓師生了解這段歷史,傳承和弘揚勞動人民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東灌精神,激發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懷;二是課程建設必須立足于師生發展,對師生進行調研,多聆聽師生見解,讓師生了解在“東進”政策推動下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進而不忘過往、展望未來;三是落實三級課程建設,重視校本課程開發。學校課程建設可結合地方特色及社區教育,開發拓展性、開放性的課程資源,融入《可愛的四川》《生命生態安全》等課程中,開發出適合學校發展、師生發展的校本課程。
課程體系建設,任重而道遠。相信隨著課程建設的穩步推進,三岔湖小學的辦學內涵一定會得到提升,特色一定會得到彰顯,學生們將在學校豐富多彩的課程建設中描繪出絢爛的成長軌跡,成長為頂天立地的湖小少年。(黃小林 通訊員 陽艷 林聰明)
專家問診把脈,三岔湖小學,課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