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開展河南省本科高校產科教融合教師創新實踐流動站建設工作的通知
2022-12-06 16:32:43 來源:河南省教育廳
1
聽新聞

各本科高校:


(相關資料圖)

為提升高校教師教學實踐能力,促進理工農林類教師專業發展,全面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和水平,根據《河南省教育廳關于印發河南省本科高等學校深化產教融合促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教高〔2022〕52號)和《關于推進新時代高校教師專業發展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教高〔2021〕310號)要求,現就開展河南省本科高校產科教融合教師創新實踐流動站(以下簡稱“教師流動站”)建設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設目標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為核心,聚焦服務支撐我省戰略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人才培養,由高校與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共同建設教師流動站,搭建理工農林專業教師崗位實踐平臺,實現教師參與產科教融合顯著加深,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顯著更新,實踐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協同培養機制基本健全,“雙師型”師資隊伍明顯優化,以學生為中心、產出為導向的教育教學新形態基本形成。

二、建設類別

產科教融合教師創新實踐流動站分為基礎學科類、工程實踐類、農林生產實踐類、創新實踐類等4種類別。

三、建設數量

計劃到2025年建設100個左右的產科教融合教師實踐流動站。其中,2023年認定和立項建設20個左右流動站。

四、建設要求

1.健全組織管理體系。教師流動站應依托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等(以下簡稱共建單位)共同建設,雙方應簽署正式合作協議。共建單位應在行業領域具有鮮明特色和明顯優勢,具有承擔教師實踐任務的豐富經驗和軟硬件設施。流動站組織管理體系健全,規章制度完善,管理層次完整。

2.提升教師實踐能力。工程實踐類、農林生產實踐類教師流動站主要側重培養鍛煉教師的工程、生產實踐教學能力,相關專業課教師(含實習指導教師)應根據專業特點,每3年累計不少于6個月的流動站學習實踐經歷。基礎學科類、創新實踐類教師流動站主要側重培養鍛煉教師的研究和創新能力,相關專業課教師(含實習指導教師)實踐時長根據學科專業特點、教學實際需求靈活安排。教師在流動站應重點了解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工藝流程、產業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熟悉企業相關崗位職責、操作規范、技能要求、用人標準、管理制度、企業文化等,學習所教專業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標準等。實踐形式包括到企業考察觀摩、接受企業組織的技能培訓、在企業的生產和管理崗位兼職或任職、參與企業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等,鼓勵探索教師企業實踐的多種實現形式。

3.進行教學成果轉化。引導教師將站內實踐成果向教學改革成果轉化,包括教學案例、課程教學設計、課程建設規劃、課程評價等。鼓勵教師與流動站掛牌企業工程師合作,校企聯合開發專業課教材。引導教師依托流動站,通過站內實踐解決教學和科研中的實際問題,并把站內實踐收獲轉化為教學資源,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

4.開展產學研合作。以流動站為平臺,鼓勵校地聯合開展科技攻關,解決社會需求;鼓勵高校教師充分發揮優勢特色學科和專業優勢,積極參與承擔科研院所課題、企業職工教育與培訓、產品研發、技術改造與推廣等工作;支持教師參與流動站掛牌企業的橫向課題,為企業解決科研生產全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支持教師在流動站進行科研成果轉化。

五、相關保障

1.制度保障。高校要建立健全教師工程能力培養制度,完善教師進入流動站培養的激勵措施,鼓勵專任教師參與相關專業實踐。要做好教師進站規劃,教育教師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及企業生產、管理、安全、保密、知識產權及專利保護等各方面規定。共建單位要完善站內工作管理制度和保障機制,提供技術性崗位(工種),明確管理責任人和指導人員,實施過程管理和績效評估。高校與共建單位共同建立健全流動站運行管理機制,從嚴把控站內企業帶教人員和進站教師選拔標準,加強實踐過程管理,明確責任和要求,建立出站考核標準。

2.待遇保障。經學校批準進站實踐的教師,進站期間享受學校在崗人員同等的工資福利待遇,出站考核合格視為完成相當的教學任務。培訓費、差旅費及相關費用按有關規定支付。教師參加企業實踐由所在高校根據實際需要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3.資源保障。共建單位應為流動站提供必要的辦公環境和設備物資,提供實踐項目開展所需的實驗儀器、實踐環境和實驗所需要的文件資料,解決教師站內實踐必需的辦公、生活條件。鼓勵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捐資贊助等方式支持流動站建設。

六、建設方式

1.對接專業需求。基礎學科實踐流動站依托科研院所建設,工程實踐、創新創業流動站依托行業、大型企事業單位共同建設;農林生產實踐流動站依托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共同建設。

2.堅持共建共享。鼓勵具有相同或相近學科平臺需求、專業建設需求、教師實踐需求、教師成長目標需求的多所高校聯合與同一大型企事業單位共建,優先支持多所高校與同一企事業單位共建流動站,由牽頭高校負責與企事業單位共同完成申報、建設、檢查、驗收及管理等相關事宜。

3.認定和建設相結合。教師流動站采取直接認定和立項建設兩種方式。已達到建設條件、實踐教學效果優良的流動站,直接予以認定;立項建設的流動站采取“先立項建設,后評價認定”的方式進行。立項建設的流動站建設周期為2年,建設期滿后我廳將組織專家對流動站建設情況進行評價認定。學校在申報時根據建設基礎自主選擇申報方式并注明。

七、材料報送要求

各高校認真做好組織推薦、評議評審、校內公示等各環節工作,按照限額向省教育廳申報。申報材料如下:

1.流動站建設總體方案(含組織機構、管理辦法、實踐條件、實踐形式、實踐內容、接納教師數量等)和相關支撐材料(含企事業單位簡介、資質證明、共建協議等)。近5年,發生重大環保、安全、質量事故,有失信、招投標違法行為以及存在涉稅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的企業不得參與申報;主營業務為教育培訓服務的企業不得參與申報。

2.《河南省本科高校產科教融合教師實踐流動站建設項目申報書》(附件1)及支撐材料1份。請于12月30日前將有關紙質材料報送至我廳高教處。

3.評審系統填報。請各高校于12月27-30日登錄網址http://hnjfzx.zzuli.edu.cn/,根據填報要求逐條填報申報信息,并上傳相關材料。

聯 系 人:陳慶峰 趙萬勇

聯系電話:0371-69691855

電子郵箱:zhaowanyong@jyt.henan.gov.cn

郵寄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正光路11號D825房間(郵編450018,請務必使用中國郵政EMS寄送)

附件:河南省本科高校產科教融合教師創新實踐流動站申報書

2022年12月6日

標簽: 建設工作 關于開展 河南省教育廳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