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8月18日開幕
2023-08-04 10:36:47 來源:河南發布微信
1
聽新聞

8月3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暨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總體情況進行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

倒計時15天


(資料圖片)

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8月18日開幕

發布會上,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組委會執行主任、省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馬宇峰介紹,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暨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將于8月18日在洛陽市開幕,8月28日閉幕,今天距省運會、省殘疾人運動會開幕還有15天。

河南省運動會、省殘疾人運動會每四年一屆,由省政府主辦,是全省規模最大、影響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綜合性運動會,本屆省運會設青少年競技組、學生組和社會組三個組別,直接參賽人數近5萬人,目前各組別比賽陸續進行中。

青少年競技組已完成12個大項比賽193枚金牌產生

青少年競技組賽事進展情況:青少年競技組共設24個大項633個小項,共有2.4萬余人參賽,比上屆新增了霹靂舞和羽毛球項目,是河南省歷屆省運會賽事項目設置最多的一屆。截至8月2日,已經完成賽艇、皮劃艇、散打、跆拳道、五人制足球、羽毛球等12個大項的比賽,共產生193枚金牌。

學生組已完成25個大項比賽

學生組賽事進展情況:學生組比賽由省教育廳組織實施,分為大學生、中學生兩個組別。大學生組共設17個大項、中學生組共設15個大項,包括田徑、游泳、籃球、排球、足球等,近1.5萬人參賽。截至8月2日,已完成大學生14個大項和中學生11個大項的比賽。

社會組已完成22個大項比賽

社會組賽事進展情況:社會組設置32個大項,其中省轄市組設置19個大項124個小項,省直和中央駐豫單位組設置13個大項30個小項,包括籃球、五人制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近1萬人參加比賽。截至8月2日,社會組省轄市組已完成體育舞蹈、圍棋、龍舟、籃球、足球等13個大項的比賽;省直和中央駐豫單位組已完成羽毛球、拔河、網球、太極拳、乒乓球、籃球等9個大項的比賽。

制定“一賽一事一地”等安全方案和應急預案

安全保障及氛圍營造情況:制定“一賽一事一地”等安全方案和應急預案,組織隱患排查,開展安全演練。完成34家賽事保障酒店和10家醫療機構餐飲、醫療服務確認工作。圍繞運動會總體部署、主要特色亮點等方面,印發宣傳工作方案,召開了“倒計時100天”新聞發布會,加強網絡輿情管控和引導。建立了新聞中心,實現了官方網站、APP上線運行。利用多種媒體和渠道,營造“奮進河南新時代 健康中原更出彩”的濃厚氛圍。

已完成興奮劑檢查207例 確保興奮劑問題“零發生”

紀律檢查工作情況:印發《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紀律檢查委員會相關文件的通知》《關于賽會期間嚴明紀律的通知》等文件,明確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工作職責、工作紀律等內容。組建6個監督檢查組,深入賽場一線開展監督檢查,實地督導檢查相關比賽項目籌備和進展。組織反興奮劑宣傳教育、參賽資格準入、興奮劑檢查、食源性風險防控等工作,已完成興奮劑檢查207例,確保賽風賽紀和興奮劑問題“零發生”。

千年古都洛陽盛裝以待

河南省運會籌備工作全面就緒

發布會上,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組委會執行主任、洛陽市人民政府市長徐衣顯介紹,省運會第三次“花開洛陽”,洛陽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努力實現“辦賽精彩、參賽出彩、發展添彩”。籌備工作全面就緒,洛陽人民熱情滿懷,千年古都盛裝以待。

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建立了“1+18”組織架構,出臺了“1+4+N”政策體系,制定了77個專項方案,全鏈條、閉環式推進,形成了“全民迎接省運、全面宣傳省運、全力服務省運”的工作格局。構建了全域覆蓋的體育場館布局體系,堅持“一館一賽一方案”,對19個場館56處場地精細化改造提升,器材全部安裝調試到位,硬件軟件全部驗收完畢。科學制定競賽日程,邀請專家開展培訓,辦好測試賽,規范試運行,保障比賽組織有序、圓滿順暢。青少年組24個大項已完成12個,社會組19個大項已完成13個,殘運會13個大項已完成7個。一場場精彩比賽,充分展現省運魅力。把辦好省運與文明創建、城市提質緊密結合,加快公共服務進社區,全面推進夜景靚化、立面凈化、市容美化、生態優化,充分展現城市之美、發展之美。

彰顯“古今輝映、青春時尚”魅力風采

洛陽以賽事為載體,用好特色文化IP,讓大家充分體驗洛陽的文化之盛、歷史之韻。打造精彩出圈開閉幕式,以城市為背景、以遺址為舞臺,場景化表演、全景式影像,創新“文化傳承+體育賽事+沉浸演出+全民健身”的模式。我們把開幕式打造成流光溢彩“古都T臺”,讓穿越千年的“大遺址”變成時尚靚麗的“會客廳”,呈現“體育賽事”與“文旅文創”多彩融合的嘉年華;閉幕式采取行進式表演,突出互動性體驗,盡享輕松愉悅的“天街狂歡夜”。融入古都特色文化元素,把古都、牡丹等特色元素融入省運會,獎牌設計繪有牡丹圖案,吉祥物“洛洛”“陽陽”融合了伊河洛河等元素,彰顯厚重文化底蘊。策劃精彩紛呈文旅活動,推出“乘飛機免門票游洛陽”“免費乘地鐵”等惠民舉措,策劃“國風起洛陽、華裳耀神都”“博物館奇妙游”等主題活動,歡迎大家“打卡省運會、暢游洛陽城”。

營造“全民省運、同心筑夢”盛會氛圍

堅持線上傳播、點面結合、全域引流,“報、網、端、微、屏”協同發力,全方位講好省運精彩故事。省市聯動齊發力,堅持“大屏+小屏”“矩陣+客戶端”融合傳播,對接央媒省媒,開設專題專欄,高頻次、多角度宣傳報道省運賽事,全民關注省運、全民參與省運,深入人心、持續升溫。點面結合全覆蓋,點亮應天門、天街等文化地標,在高鐵站、公交站、地鐵站、主次干道等設置主題景觀雕塑、展示形象標識、懸掛宣傳標語、更新公益廣告,萬屏閃耀,喜迎省運。線上線下共融合,與微信、抖音、小紅書合作,邀請運動達人線上推介,發揮中國女足隊長王珊珊、奧運冠軍鮑珊菊等洛陽籍知名運動員示范效應,廣泛傳播好人好事好聲音。

提供“熱情周到、溫暖貼心”滿意體驗

構建全周期服務保障體系,讓大家住得舒心、吃得放心、賽得安心、玩得開心。食宿安排細致舒適,遴選精品酒店,逐一制定接待方案,居住環境干凈舒適,餐飲服務富有特色。目前,已經完成21個項目近1.5萬人次的接待保障。交通組織便捷順暢,合理投入地鐵、公交、出租、客運班車運力,調配近400臺車輛作為酒店往返賽場接待用車,20分鐘內都能夠順利抵達賽場。志愿服務優中選優,從駐洛高校、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上招募了近4000名志愿者,專業培訓,全程服務,為省運會助力添彩。四是醫護保障專業高效,篩選了10家三級醫療機構,在各個場館和酒店駐地設立醫療保障組,“點對點”筑牢健康保護網。互動交流豐富多彩,精心安排了文創集市、非遺展演、美食暢享、劇本娛樂等特色活動,為運動員切磋交流、增進友誼提供多元服務。安全運行萬無一失,成立安保中心,細化應急預案,加強運行保障,已經投入了6200多人次警力,逐場次進行實戰演練。

釋放“辦賽營城、興業惠民”綜合效應

堅持以“體”促“旅”、以“體”彰“文”、以“體”興“業”、以“體”惠“民”,讓精彩省運與魅力古都雙向引流、彼此成就。“體育+服務”帶動全民健身,加快建設200個高品質社區體育公園,完善市縣鄉村四級全民健身設施網絡,打造了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全民健身在河洛大地蔚然成風。“體育+消費”激發城市活力,把體育與旅游、康養等有機結合,高標準建設棟能魔王健身公園,宜陽縣鳳凰嶺等特色體育小鎮人氣爆棚。省運會期間,“運動新洛陽·生活嗨起來”等活動正如火如荼,歡迎朋友們一起“動”起來,燃燒“卡路里”。“體育+項目”賦能產業發展,搶抓產業新風口,成立了體育產業聯合會,聚焦射擊、足球、皮劃艇、自行車、現代五項等優勢競技項目,建成了洛寧小界鄉自行車、宜陽水上運動、欒川伏牛山滑雪等一批高標準訓練基地,3個縣入選國家體育產業基地,帶動全市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120億元,成為新的增長點。

打造“行進、沉浸、互動式”文體盛宴

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開閉幕式亮點紛呈

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組委會委員、洛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任麗君在答記者問中介紹,本屆省運會創新開閉幕式場地和形式,走出傳統體育場館,以城市為背景、以遺址為舞臺,展現體育與城市、洛陽歷史文化的融合,體現“體育河南”建設成果,展現洛陽城市魅力。聚焦突出“河南氣派”和“洛陽特色”,發揚首創精神,打造全新形式,由“室內”轉向“室外”,由體育場館轉向遺址公園,用好特色文化IP,打造別開生面、精彩紛呈的開閉幕式。

開幕式:變入“場”為入“城”,變歷史遺跡為會客中心

開幕式定于8月18日,在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的應天門舉辦,將創新舞美設計、凸顯洛陽文化,融入體育元素和殘疾人元素,分為城市彩虹健步走、應天門開幕式儀式和文藝表演三大板塊內容。計劃創新運用裸眼3D等新技術,既在現場營造逼真震撼的視覺體驗,又為遺址留下一場極具吸引力的光影秀。同時,開幕式把入“場”儀式變成入“城”儀式,把歷史遺跡變成會客中心,把省運會儀式辦成體育和文旅文創相融合的嘉年華,并緊緊圍繞青年友好型城市定位,突出洛陽“古老、活力、健康、時尚”的城市品格,推動運動成為一種生活風尚,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日常。

閉幕式:打造“行進、沉浸、互動式”文體盛宴

閉幕式將于8月28日,在隋唐洛陽城的定鼎門舉辦,緊緊圍繞“歡樂的盛會、團結的盛會、感動的盛會、繼往開來的盛會”這一主題,以帶給所有參與者共情體驗為主線,以城市文旅地標“定鼎門-天街沿線500米”為活動場地,采取行進式表演、注重沉浸式體驗,以雙舞臺形式完成儀式環節,增強觀演者與表演者的互動性,打造一場“行進、沉浸、互動式”的文體盛宴,讓大家在熱鬧歡快、輕松自在的氛圍中,享受一場精彩的“草地音樂節”“體育嘉年華”。河南電視臺、洛陽電視臺及全省媒體和融媒體平臺將實況轉播省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的盛況。

河南省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參賽運動員1225名

首次設立盲人門球等大眾比賽項目

河南省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組委會執行副主任、省殘聯黨組成員郭巧敏在答記者問中介紹,河南省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共有來自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管委會的18個代表團參賽,參賽運動員1225名,人數為歷屆最多,其中聽力言語殘疾466名、肢體殘疾392名、視力殘疾202名、智力殘疾165名。本屆運動會設置田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車、跆拳道、盲人跳繩、象棋、圍棋、三人制聾人籃球、坐式排球、盲人門球、旱地冰壺等13個項目、330個小項。

分為提前賽期和主賽期兩個階段

按照賽制安排,本屆運動會分為提前賽期和主賽期兩個階段,目前已有553名殘疾人運動員參加了提前賽期的比賽;在主賽期,將有672名殘疾人運動員參加5個大項,289個小項的比賽。在賽事組織上,科學設計賽程,合理安排時間,選準選好裁判,嚴格資格審查,落實好醫學分級,提高賽事組織的專業性、規范性和嚴密性。嚴格賽風賽紀、嚴格賽事標準,確保賽事公平公正,努力提升本屆殘運會的辦賽質量。

首次設立了盲人門球等大眾比賽項目

在做好傳統比賽項目的同時,本屆殘運會首次設立了盲人門球、坐式排球、三人制聾人籃球、旱地冰壺等大眾比賽項目,為殘疾人體育愛好者提供展示平臺,引領帶動更多殘疾人通過積極參與全民健身活動,走出家門、走向賽場,感受體育的快樂,更好融入社會,為“體育河南”建設貢獻力量。

為殘疾人運動員提供良好的參賽體驗

梳理賽事各環節風險點,制定應急預案;按照殘疾人競技特殊性,提前對場地場館、硬件設施進行改造,完善無障礙設施,以適應殘疾人運動員的個性化需求;加強餐飲衛生管理,確保飲食安全;配備專業醫護人員,指定定點醫院,提供高效醫療應急救護服務;加強志愿服務專業化培訓,為殘疾人運動員提供良好的參賽體驗。

講好殘運故事“兩個賽事,一樣精彩”

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方式,宣傳殘疾人運動員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自強不息的感人故事、奮力拼搏取得的優異成績;宣傳殘運會上展示出的體育道德風尚,傳遞社會正能量。通過殘運會的舉辦,進一步營造全社會扶殘助殘的濃厚氛圍。推進殘健融合。此次省運會和省殘運會同城同期舉辦,省組委會著力彰顯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秉持“兩個賽事,一樣精彩”的理念,強化統籌協調。開閉幕式充分融入殘運會元素,共用1個吉祥物,提出“發展殘疾人體育運動,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主題口號,體現殘健融合、平等參與,彰顯全省精神文明建設成果。

河南省運會青少年競技組193枚金牌已產生

項目設置為歷屆最多

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組委會副主任、省體育局副局長李激揚在答記者問中介紹,本屆省運會青少年競技組共設24個大項633個小項,共有2.4萬余名運動員參賽,比上屆新增了霹靂舞和羽毛球項目,是我省歷屆省運會賽事項目設置最多的一屆。截至8月2日,已經完成賽艇、皮劃艇、散打、跆拳道、中國跤、體操、古典跤、自由跤、五人制足球、現代五項、羽毛球、排球乙組12個大項的比賽,共產生193枚金牌。目前各項目比賽正在有序進行中。

賽事籌備期間,印發了《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青少年競技組競賽總規程》《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青少年競技組拳擊等28項比賽競賽規程》《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體育道德風尚獎評選辦法》《河南省第十四屆運動會青少年競技組裁判員選派與監督工作管理辦法》等文件,推動賽事籌備、組織規范有序。成立了24個競賽項目對接聯絡組和29個單項競賽委員會,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工作任務,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和單項競賽工作機制。針對本屆省運會規模大、項目多、賽程長等特點,科學安排競賽場館,決賽階段比賽分別在洛龍區、伊濱區、宜陽縣、洛寧縣、欒川縣進行,目前所有比賽場館均達到辦賽要求。6月份啟用省十四運會官方媒體平臺,向社會及時發布省運會決賽場地安排和競賽時間表,設置了獎牌榜和積分榜。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