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謀面的舊友,突然在微博上私信你,然后是各種理由讓你幫忙轉賬付款……近日,不少喜歡玩微博的網友表示,自己遭遇了微博好友高仿號的私信詐騙,詐騙團伙利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玩套路,甚至造假銀行回執單,讓人防不勝防,輕則破財,重則傷害友誼。記者了解到,這樣的事情近日就發生在無錫網友身上,到底怎么回事呢?
受害人與騙子的微博聊天截圖
今年的5月3日,無錫網友小茉微信收到了小京的一條信息,作為大學時最好的朋友,對方的問話卻讓她覺得云里霧里。“她問我,你買的包到了嗎?我很茫然,因為我沒買包,也沒和她說過買包的事。后來,一聊,才知道出事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來,5月2日,小京刷微博,突然收到了“小茉”發來的一條私信,內容是:“不小心把朋友刪錯了,重新加一下。”打開一看對方主頁,發現是小茉微博號(只是昵稱中多了個“、”)和頭像,ip地址顯示的也是小茉現在所在的省份。小京沒多想,就立刻在微博里和對方聊起來。“她說自己手機被偷,重辦了一下電話卡,微信也登陸不上,想讓我幫個忙驗證下。”但因為驗證沒成功,兩個人就接著用微博私信交流。
不久后, “小茉”說,自己在亞馬遜搶了個名牌包,定金已經付了,但因為微信登不了,只能微博聯系客服,客服表示,尾款支付過時需要重新補遞支付機會。問題是,自己的手機出問題了,所以讓小京幫她手機網銀支付,之后再把錢轉給她。說完,給了她一張帶著“小茉”姓名的電子回執單,還要了小京的銀行卡號和姓名,證明情況屬實。之后,讓小京在郵箱上先聯系亞馬遜的客服,確認相關情況,很快對方回復“可以””補遞,并強調半小時必須要到賬。
受害人與被“高仿”好友聊天截圖
時間緊迫,加上本來就和小茉關系很好,出于對“朋友”的信任,并且也覺得以小茉的經濟水平,攢錢買個名牌包沒什么,而且據說這個包買得還便宜了兩萬多,小京雖覺察出一些不對勁,但她也害怕朋友錯過了心儀的包,最終,一邊疑惑,一邊按下了轉賬的按鈕。
第二天,小京卻未曾再收到“小茉”的信心,疑心加重,這才聯系對方核實,但為時已晚。想到自己本就不多的存款,都給騙走了,小京忍不住抱頭痛哭,隨后選擇報警處理。“回頭想想,騙子說的話漏洞很多,但是出干對朋友的信任,也擔心影響和朋友的感情,于是就傻乎乎地上當了!”說起這些,小京懊惱不已。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微博使用過程中,無論是明星還是素人,“最近的點贊”信息會顯示在主頁中,還有“互動最頻繁”、”“可能感興趣的人”等信息,以及開放的評論,一般人都可以看到。而這些,恰恰可能會變成騙子偽裝身份的素材來源。一旦騙子“賭”對了受害人和好友之間的感情,那么一場防不勝防的詐騙就隨之展開。
記者采訪就了解到,類似的受害者還有網友小尤,被騙的過程和小京類似。“原來還自以為算是混社會很久了,還是被社會給毒打了!”小尤此前被騙近萬元,也已經報了警。為了安撫她,自己哪位被“冒充”的好友還轉了一筆錢過來,“分擔”了其損失,“雖沒說什么,但畢竟大家心里都不開心,也影響感情吧。”
目前,針對小京的被騙案件,警方仍在調查中。
在此提醒廣大網友,對詐騙套路一定要小心慎防,千萬別嗤之以鼻,因為日復一日,你的防范意識還沒升級,實際上,騙子的騙術早已升級到令人“聲淚俱下”、欲說還休的“至尊”等級。“轉賬匯款,還是要核實身份,比如打個電話確認下,一定要慎重!”無錫一位受訪資深律師提醒道。(文中人物為化名)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實習記者 程樂 記者 張建波
校對 陶善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