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編者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思想是重要的精神力量。時值2023年5月30日,第七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張家界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紅網張家界站推出《點亮精神火炬 傳遞科學薪火》2023年張家界市優秀科技工作者專題報道,展現優秀科技工作者風采,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堅定理想信念、汲取奮進力量。
紅網時刻記者 伍文 報道
20年從教生涯,他激情不減,持續奮斗,從與學生打成一片,教學相長,把學生提的問題當案例,到如今帶教師、做管理,樣樣出色出彩。他就是慈利縣第一中學政教處副主任龔漢偉。“我將努力在孩子們心里植下科技創新的種子,用知識和愛,讓孩子們的青春歲月留下美麗色彩。”這是從教多年,龔漢偉心里不變的理想。
2004年,龔漢偉剛從湖南師范大學生物科學專業畢業,便回到母校慈利縣第一中學執教,成為了一名生物老師。
剛入職時,為了上好每節課,龔漢偉一定要聽過老教師上課后再進教室上課,百分之百做到聽一節、上一節。“從老教師身上學到的,不僅是課堂教學的方法,還有嚴謹、細致的態度和敬業精神。” 龔漢偉說道。不僅如此,為了更好地適應工作,他還訂閱了大量的報刊雜志和書籍資料,從書本中學,在網上學,并積極參加各類培訓、教研活動。
正是憑著這股刻苦勁,龔漢偉在很短時間內便從一個初出校門青澀稚嫩的學生,成長為一名沉著穩健的生物老師。但他依然延續著這份嚴謹、細致和敬業,對待教材的每一章節、每一個知識點,都精心準備,反復推敲,就是為了把精彩的課堂呈現給學生,讓學生享受到獲取知識的快樂。
“龔老師的生物課是很多孩子最期待、最喜歡的,因為他講課生動直觀,會激發我們思考,引導我們掌握方法……”這些來自學生的評價真實地反映了龔漢偉課堂教學的成功之處。
20年來,龔漢偉多次在省級市級范圍上公開課、示范課。其中,執教的《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一課,在2005年湖南省中學生物教學研討年會優秀課評比中,榮獲省二等獎;執教的《酶的特性》一課,在2012年湖南省中學生物課堂教學改革展評活動中,榮獲省一等獎;2019年執教的《特異性免疫》一課獲省級優秀示范課。2009年,龔漢偉在全市高中生物教師實驗創新大賽選拔賽中獲得一等獎,并作為張家界市的代表參加了湖南省中學生物教師實驗創新大賽,獲得了省三等獎。2022年,由他申請的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落戶慈利一中,大大提升了學校實驗室的硬件水平,為學生提供了進行創新科技實驗的條件。
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龔漢偉還積極鉆研教學研究,投身教科研活動。他參與的張家界市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科研課題《中學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研究》獲得市三等獎,張家界市教育學會“十二五”教育科研課題《高中生物校本課程開發與應用研究》獲得中期成果三等獎,張家界市教育學會“十二五”教育科研課題《普通高中課改樣板校高效課堂構建研究》獲得中期成果一等獎,湖南省教育學會“十二五”教育科研課題《新課程高中特色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利用研究》獲得省三等獎。
因為熱愛,所以選擇;因為選擇,所以執著。龔漢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他先進的教學思想、靈活的教學方法、獨特的教學思路,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教學風格。“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會在教師這個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崗位上繼續奮斗!” 龔漢偉這樣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