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最大冰淇淋制造商和路雪(聯合利華旗下企業)公司稱,今年將是“新品最強年”:夢龍、可愛多、和路雪等冰淇淋品牌全線推出20多款新品,而新品大爆發的背后則是本土“智造”能力的加持。
2021年9月,和路雪斥資1億歐元的生產基地在江蘇太倉工廠建成投產,是全球第一座冰淇淋“燈塔工廠”(燈塔工廠是由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咨詢公司共同遴選的“數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的示范者,代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領路者,擁有自動化、工業物聯網、數字化、大數據分析、5G等技術,被視為重設標準的行業領導者,能為其他企業帶來靈感,幫助其制定戰略,提高勞動者技能,并與參與革命的其他企業展開協作,管理貫穿整個價值鏈的各種變化)。憑借著人工智能模型、數字化創新工具、柔性生產線、全程自動化操作,以及打通端到端的價值鏈獲得了“燈塔工廠”認證,和路雪成為國內生產制造領域的“智能制造”的標桿。
事實上,在2021年,中國冰淇淋市場就已經成為1600億元規模的全球第一大市場,未來幾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那么,對于和路雪而言,為什么在此時要打造一個智能化、數字化和柔性化為特點的“燈塔工廠”?隨著全球氣溫的逐漸升高,冰淇淋領域消費端的變化是如何影響生產端的?近期,《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了聯合利華北亞區冰淇淋事業部總經理徐宇淙。
(相關資料圖)
正在改變的冰淇淋市場
《中國經營報》: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冰淇淋市場,和十年前相比,你覺得國內冰淇淋市場發生了哪些方面的變化?
徐宇淙:消費品行業的發展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冰淇淋行業也不例外,相比較于10年前,市場規模翻倍了,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這10年來,我們確實洞察了冰淇淋市場的一些變化,總結起來大概有5個方面的變化:首先,冰淇淋是個人的享受,更多的是滿足消費者吃冰淇淋帶來的愉悅的身心體驗;第二,冰淇淋是一種分享與連結,例如我們看到與朋友、與家人共同分享的需求;第三,冰淇淋在很多年輕人的消費群體中,已經成為一種消費習慣;第四,我們能夠看到消費升級的趨勢,有一部分消費是停留在之前的層次,另一部分則對產品有更高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做多元化,一方面要滿足一線城市的市場需求,同時也要滿足低線市場更多消費者的需要;第五,我們也看到,現在的消費者對于健康、環保等理念越來越重視,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我們也提出了“更好的你和更好的地球”的品牌理念。
《中國經營報》:消費者對于冰淇淋的需求有什么新的變化?
徐宇淙:首先,消費者對于冰淇淋的需求不斷在變化,其心智也在發生變化,比如在過去,大部分消費者認為冰淇淋是夏季消暑降溫的產品,如今,我們發現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消費者對冰淇淋的熱情依然不減,冰淇淋已從單一的消暑功能性產品轉換為具有甜品心智的零食類產品;其次,隨著經濟發展帶動全產業的同步發展,冰淇淋的消費場景不斷豐富,如冷鏈、電商及到家外賣服務,這些行業的發展促進了冰淇淋的多場景消費的構建,消費者可以選擇隨時隨地購買并品嘗到美味的冰淇淋;最后,消費者在不斷追求優質、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比如我們觀察到一部分消費者對植物基(plant-based)、綠色食品有一定的需求,所以我們針對該需求,推出了以植物蛋白為主要原料的可愛多植享系列甜筒。
《中國經營報》:如何應對當下市場多元化的需求?
徐宇淙:和路雪的冰淇淋產品矩陣是橫縱多重的組合,橫向方面由多品牌組成,如夢龍、可愛多、和路雪、千層雪。縱向則可以從品牌維度解析,如大家熟知的夢龍經典系列、Double系列和近兩年被廣泛接受的迷你系列。這些產品的橫和縱構成了一個穩定的相互支撐的矩陣,形成一個多維的、立體的、交叉的增長模型,力求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面對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的變化,我們也在順應這些變化,在不斷優化產品,我們先后推出過減糖版的夢龍、縮小尺寸版的mini夢龍系列、mini可愛多系列,以順應消費者對低糖、低熱量的需求。
數字化的背后是智能化
《中國經營報》:和路雪太倉燈塔工廠是在什么背景之下設立的?為什么要按照“燈塔工廠”的標準設計建造這樣一家工廠?
徐宇淙:2021年9月,聯合利華太倉食品生產基地被評選為世界級“燈塔工廠”,這也代表和路雪在智能制造和工業4.0技術的應用上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數據上的不斷迭代,使得工廠發展需要逐步解放人力,降低生產成本提升效能,探索智能化、數字化的轉型已經成為發展趨勢,工廠基于此實現了從完全依靠人力到人力加智能模式這一導向的轉變。對于和路雪太倉燈塔工廠來說,有很多智能化、數字化的改造,運用到了智能科技與大數據,使得工廠的生產從原來的人力,到現在的人力加智能,從而實現提質增效。
《中國經營報》:“燈塔工廠”與傳統的制造工廠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徐宇淙:與傳統的制造工廠最大的不同之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消費者導向加速產品迭代升級:創新周期從12個月提升到3個月。以前新品開發的過程,從有想法到研發落實到配方,再到整個工藝跟進,進入生產的環節,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現在因為整個“燈塔工廠”的升級,我們最快的紀錄是從新品研創到落地進行生產,大概只要3個月。
二、人工智能模型精準預測市場需求:產品需求的預測精準度提升一倍,預測效率從2天降低到2小時,迅速感知市場波動并快速反映到計劃排產以滿足需求。之前在做出生產計劃之前,有一些基礎數據給到工廠,包括我們對于投資、環境的判斷,對于后期生產有一個預判。現在有了大數據的應用和AI技術,預測階段各種數據可以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以前需要很多工作人員1~2天整理的數據,現在2小時就可以完成。
三、智能生產線滿足個性化定制:在數字化智能技術賦能下,和路雪成功建立了一條智能生產線,開創冰淇淋產品柔性化生產先河。以前工廠生產是大規模、固定的,而現在在“燈塔工廠”,各個品類、口味可以進行快速切換,生產更具柔性,能夠實現個性化的定制。
四、全自動化助力實現“不開燈”車間:運用線上閉環統計過程控制,AI機器視覺識別等智能化控制技術,精確控制產品參數。配合傳統精益理念,實現0庫存。整個工廠的終極狀態可以把整個生產車間的燈關掉,這樣可以釋放更多人力,提質增效。
五、端到端產品信息可追溯保障食品安全:構建端到端信息可追溯平臺,保證冷鏈物流過程的監控,滿足客戶對于食品安全的關切。
智能化的挑戰在于管理
《中國經營報》:在冰淇淋行業為什么要引入柔性化生產?
徐宇淙:和路雪太倉冰淇淋“燈塔工廠”引入的柔性化生產線,主要目的是能夠快速響應日益變化的消費需求,以極高的效率為中國乃至全球消費者提供高品質、多樣化的冰淇淋產品。和路雪太倉“燈塔工廠”的生產線是非常模塊化的,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去替換、增加、改造、升級一個模塊,從而實現快速的切換整個生產線,以適應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一般來講,同一系列產品會有多種口味,如夢龍經典系列,口味的差異主要源于外殼巧克力與冰淇淋內胚的原料區別,內胚冰淇淋的種類有香草、巧克力、抹茶等多種口味,而巧克力的種類高達六七種,他們之間的種類組合就高達數十種,這些口味的區別反應到生產上會出現在原料輸入和生產環節上的差別,面對這些需求,工廠需要擁有可以快速調節口味,應對生產環節差別的能力。與此同時,市場在不同時間對于這些口味的需求量并不一致,舉個例子,在夏季到來之前,部分產品可能面臨供應量增加,而進入秋季,產線上生產的產品數量及口味均會進行調整,這就意味著我們生產還必須具備在大批量生產與小批量生產之間切換的能力。
《中國經營報》:如何解決“燈塔工廠”的運營問題?
徐宇淙:和路雪在食品安全與低碳可持續方面具有較高要求,這些要求落到工廠上,則會體現在生產過程中如何減少浪費,在能源消耗上,如何實現低碳可持續地運轉。在這個難題下,我們做了很多優化和突破,如我們引入更加先進的管理系統,規范拆解生產工序,實現全流程無紙化操作。又比如通過AI對生產的預測,精準管理各項庫存、計算產量,減少不良率,實現原料到成品的快速周轉,減少因成品庫存囤積帶來的成本增加以及原料短缺所帶來的等待浪費。
老板秘籍
1. 消費者對于冰淇淋的需求有什么新的變化?
首先,消費者對于冰淇淋的需求不斷在變化,其心智也在發生變化,比如在過去,大部分消費者認為冰淇淋是夏季消暑降溫的產品,而如今,我們發現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消費者對冰淇淋的熱情依然不減,冰淇淋已從單一的消暑功能性產品轉換為具有甜品心智的零食類產品;其次,隨著經濟發展帶動全產業的同步發展,冰淇淋的消費場景不斷豐富,如冷鏈、電商及到家外賣服務,這些行業的發展促進了冰淇淋的多場景消費的構建,消費者可以選擇隨時隨地購買并品嘗到美味的冰淇淋;第三,消費者在不斷追求優質、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例如我們觀察到一部分消費者對植物基(plant-based)、綠色食品有一定的需求,所以我們針對該需求,推出了以植物蛋白為主要原料的可愛多植享系列甜筒。
2. 在冰淇淋行業為什么要引入柔性化生產?
和路雪太倉冰淇淋“燈塔工廠”引入的柔性化生產線,主要目的是能夠快速響應日益變化的消費需求,以極高的效率為中國乃至全球消費者提供高品質、多樣化的冰淇淋產品。和路雪太倉燈塔工廠的生產線是非常模塊化的,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去替換、增加、改造、升級一個模塊,從而實現快速地切換整個生產線,以適應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一般來講,同一系列產品會有多種口味,如夢龍經典系列,口味的差異主要源于外殼巧克力與冰淇淋內胚的原料區別,內胚冰淇淋的種類有香草、巧克力、抹茶等多種口味,而巧克力的種類高達六七種,他們之間的種類組合就高達數十種,這些口味的區別反應到生產上會出現在原料輸入和生產環節上的差別,在面對這些需求,工廠需要擁有可以快速調節口味,應對生產環節差別的能力。與此同時,且市場在不同時間對于這些口味的需求量并不一致,舉個例子,在夏季到來之前,部分產品可能面臨供應量增加,而進入秋季,產線上生產的產品數量及口味均會進行調整,這就意味著我們生產還必須具備在大批量生產與小批量生產之間切換的能力。
深度
先進的生產技術賦能趨勢性的機會
2023年伊始,冰淇淋市場的爭奪戰已經初露端倪。行業巨頭紛紛加碼冰淇淋市場,不斷加強產能和渠道建設,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和供應鏈掌控能力成為企業之間競爭的關鍵。
2022年12月28日,糖果巨頭瑪氏集團首次在中國市場引入的冰淇淋生產線在廣州黃埔區竣工投產,推出旗下德芙冰淇淋產品,這意味著這家生產巧克力的企業將在今年暑期之前加入中國的冰淇淋市場的競爭,推出國產化的冰淇淋產品。2023年2月,蒙牛集團在四川眉山舉行冰淇淋生產及冷鏈物流倉儲基地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將新建8條冰淇淋生產線,以彌補產能以及調整產品、渠道創新。2023年3月,和路雪江蘇太倉“燈塔工廠”開放工業旅游和新品展示,第一次向外界展示這個投資1億歐元的新工廠的智能制造和其制造的20余款新品。
我們看到,無論是跨國企業還是本土巨頭,之所以加大對冰淇淋市場的投入,和目前國內冰淇淋市場未來幾年的前景有很大關系,未來幾年冰淇淋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每年都保持持續的增長趨勢。而且人均消費量、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所以,聯合利華、億滋、瑪氏、費列羅等為代表的跨國企業對國內冰淇淋市場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紛紛加大投入。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未來的冰淇淋市場也不是之前簡單的價格和口味的競爭,里斯戰略定位咨詢副總裁羅賢亮告訴記者,目前的冰淇淋市場,最重要的消費趨勢是健康升級,正如0蔗糖、0添加食品的興起,冰淇淋市場也正在經歷同樣的健康升級。“主打真材實料、天然成分的冰淇淋,將會占據越來越大的市場空間。與此相應,消費者愿意支付更高的溢價,但需要注意的是,金額上的消費者升級是階梯式的,比方說從3~4元/支到6~8元/支,而不會一下子跑到15~20元/支——這是背離消費升級規律的。”
事實上,在巨頭布局冰淇淋市場的背后,考驗的是制造業能否向現代化產業體系新方向轉型,而這個新的方向包括整個供應鏈的智能化、綠色化。不管是國際冰淇淋巨頭還是本土冰淇淋大佬,不約而同地布局上游的制造基地項目,紛紛嘗試柔性化和定制生產線,而柔性化的生產線的核心就是一種企業生產智能化的多樣化形式,我們發現,不管是和路雪太倉“燈塔工廠”還是很多行業,比如汽車行業的新工廠,都采用柔性生產,生產線很靈活,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多品類、多組合的產品選擇。不僅僅是全程智能化,而是柔性的生產模式,可以根據定單的需求把不同的產品在不同生產線上進行及時切換供給,這才是“燈塔工廠”的核心競爭力。
當然,這種智能化的生產方式需要全產業鏈的改造,需要上下游的智能化來推動,羅賢亮判斷,“燈塔工廠”毫無疑問是未來的趨勢。但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率先布局“燈塔工廠”的,需要跟消費趨勢結合起來。“特斯拉單靠智能化的生產并不能獲得今天的成功,還必須抓住電動化的趨勢才行。其他行業也是一樣,需要把先進的生產技術用在趨勢性的機會上,才能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簡歷
徐宇淙,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大學傳播專業,于2000年作為管理培訓生在聯合利華展開他的職業生涯。在之后的20年里,他的工作涉及品牌、品類、職能和市場,從金紡衣物護理產品到和路雪冰淇淋,再到立頓和家樂,再回到和路雪。在擔任中國冰淇淋高級市場總監期間,他憑借著對該品類和數字化的熱情,幫助可愛多和夢龍的業務規模和品牌資產不斷擴大。2022年7月,徐宇淙被任命為聯合利華北亞區冰淇淋事業部總經理。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