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已經圓滿落下帷幕。
斯坦星球在本次青創賽中成績斐然,共斬獲96枚獎項。其中,一等獎9名,二等獎27名,三等獎44名,專項獎16名!
青創賽旨在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展示上海青少年的科創成果。當然,于備考的角度來說,更大的意義還是讓學生在綜評中獲得一定的助力。
什么是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簡稱綜評,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綜評是新中考、新高考改革下,高中、高校招生的重要途徑之一。
以上海市中考改革為例,2022年開始,上海正式全面實施中考新政,即總分750分+綜合素質評價50分。
從下表可以看出,上海市委屬學校和各區市實驗性示范性學校將60-65%的招生名額都放在了名額分配綜合評價批次。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此外,名額分配綜評錄取不僅讓孩子有了跨區報考優秀高中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孩子基本能憑借比平行志愿低10分乃至90分的分差考入四校八大!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可以說,對初中生來說,綜評是進入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必經之路。
雖然綜評對孩子入學來說很重要,但很多家長還不大清楚:
綜評的50分考察孩子哪些方面?
為什么參加科創賽事對提升綜評分數有很大幫助?
為了讓家長們對科創賽事和綜評有更深入的了解,斯坦星球資深大咖Ivy老師將在直播間分享拿到青創賽等科創獎項后,在綜評中填寫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
應何時、如何填寫?
普娃應該如何完善綜評履歷?
填寫綜評有哪些常見誤區?如何避免?
鎖定6月8日(本周四)19:00
斯坦星球專場直播
《拿到青創賽等科創獎項后,
在綜評中如何填寫?》
綜評究竟在考察什么?
綜評的50分主要考查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紀實報告》的完成情況和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情況。
官方曾發布長圖,對綜合素質評價進行詳細解讀:
簡單總結一下,綜合素質評價的記錄和評價內容以初中學校為記錄主體,客觀記錄學生的學習成長經歷,主要包含以下4個版塊:
值得注意的是,在綜評報告中有3個學生必填項:
1.自我介紹
2.參加共青團和少先隊等德育活動
3.探究學習(科學實驗或社會考察)報告或創新作品說
不難看出,“探究學習或創新作品”正是拉開差距的地方,這一項很明顯向參加過各類科創競賽并得獎的學生傾斜,需要家長重點關注。
優秀高中考察學生時將重點都放在了“創新作品”上,這些學校基本都有開設自己的“創新班”、“科創班”等。這些班級的學生,將更有機會被清北復交等高校錄取。
所以,在這個綜評為主的時代,豐富的科創競賽履歷、斬獲高含金量科創獎項是孩子升入理想學校的硬核途徑之一!
如何取得高含金量科創成就?
科創賽事這幾年越來越火,市面上各種各樣的賽事層出不窮。
孩子們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家長一定要擦亮眼睛,挑選認可度和含金量高、對孩子有所幫助的科創賽事,比如:
白名單賽事
去年,《2022-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國際性競賽活動名單》發布。
在44項白名單賽事中,自然科學素養類占據了23項,大多與科創、編程、機器人、人工智能相關。
綜評認可的科創賽事
以上海為例,之前各中學下發了“上海市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身心健康與藝術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等方面市級、國家級以上競賽項目”文件,其中科普賽事活動及團隊項目有57項。
以上這些賽事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未來想讓孩子走留學路線,ICW、VEX等國際主流的科技挑戰也值得一試。
其實,在白名單和綜評系統中有一部分重疊的比賽,如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青創賽作為教育部公布、綜評認可的科創類賽事,權威性、含金量都很高,值得參加!
如何幫孩子規劃科創賽事?
在第38屆上海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斯坦星球的學員們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將96枚獎項收入囊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科創實力!
在青創賽這類科創賽事中取得獎項固然光彩耀人,但背后從項目開題、方案設計、原型開發、到最后論文答辯等一系列流程下來,少則半年數月,多則一兩年,需要提前規劃和準備。
▲斯坦星球ideaLab學員青創賽作品創作過程
有時間和能力的家長可以盡早為自己孩子規劃一條科創之路,但對于大部分普通家庭而言,專業的事情不如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斯坦星球作為國內優秀STEM教育機構,在全國擁有130多家學習中心,基本覆蓋了上海各區域和學校。
斯坦星球每年組織許多學員參加編程、科創競賽,其中不乏信奧、青創賽和VEX這些含金量很高的比賽,幫助眾多學員斬獲了冠亞軍、一等獎等好成績,為他們的履歷添磚加瓦,拓寬未來道路。
第38屆青創賽報名已經落幕,斯坦星球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孩子通過科創競賽完善個人履歷、鍛煉綜合能力,進入理想的學校!
本次直播,斯坦星球將與大家分享拿到青創賽等科創獎項后,在綜評中填寫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