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積水短時間退去之謎?
2023-07-30 01:04:23 來源:騰訊網
1
聽新聞

車輛通行順暢。東南網記者 陳誠 攝


(相關資料圖)

“龍吸水”在積水下穿通道排澇。東南網記者 陳巧玲 攝

環衛工人正在清掃路面。東南網記者 陳誠 攝

東南網7月29日報道(記者 盧金福)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28日以強臺風級登陸福建后,給福州帶來強降雨。28日傍晚至29日早上,福州城區多處受淹,內澇嚴重,福州發布致全市人民一封信,倡議“非必要人不出門、車不上路”,但在短短半天的時間內福州便按下了“復原鍵”,今晚上生鮮電商樸樸、外賣平臺美團等線上平臺已經恢復給千家萬戶送貨,市民生活一如往常,那么,福州此次內澇積水何以短時短時間退去?

預排預泄 騰出城區內河湖體庫容

受臺風“杜蘇芮”環流影響,福州城區遭遇“列車效應”,持續性強降雨突破歷史極值,城區出現一定范圍積澇。

數據顯示,7月28日11時至29日11時,城區24小時最大累計雨量達426.6毫米,當于120個福州西湖的水量。雨量遠超龍王、莫蘭蒂臺風。

記者29日早上6點多在福州城市走訪時看到,五四路、華林路、湖東路、秀峰路、化工路、福飛路等主要道路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積水,還有許多小區進水,不少車輛在路上或拋錨,或泡在水中。

據初步統計,截至29日11時,福州出現城鎮內澇點512處,受淹小區216個。其中,城區共出現積水30處,最大淹沒水深為1.1米,位于福州七中;城區23個下穿通道全面提前封閉,其中有化工、首山、迎賓、魁浦、福飛等5個下穿通道受淹,最大淹沒深度達2米左右。

7月29日,福州提升城區排水防澇應急響應為1級,通過預排預泄,預騰城區內河湖體庫容,所有沿江水閘均執行“只出不進”調度方案,連夜組織城區排水防澇應急搶險。

據了解,25日下午,福州聯排聯調中心就停止城區生態補水,并將八一、登云、過溪水庫均控制在汛限水位以下,并降低光明港、琴亭湖、西湖、晉安湖等市區主要水體,共騰出約1000萬方調蓄庫容應對強降雨。

針對雨中各水庫、琴亭湖、晉安河水位急速上漲,中心立即開展聯排聯調,適時控制八一水庫、登云水庫、琴亭湖等水體的下泄流量、錯峰調蓄,為下游晉安河排澇爭取時間,通過“上游蓄、中游排、下游抽”,全力行洪排澇。

隊伍設備集結 緊急疏通積水點位

內澇發生后,福州多方力量緊急支援,排水工人、環衛工人、民警、社區干部、園林工人、社會救援力量等紛紛出動,緊急疏通各積水點位。

上午8點半,福飛路下穿在就順利恢復通行,到了下午各積水點陸續退水。下午4點多,記者在福州城區多個路段看到,上午還無法通車的路段,積水逐漸退去,工作人員對路面淤泥進行清理,市民的生活恢復了正常。

福州聯排聯調中心至今已啟動預案126小時,城區值守點人員、設備已連續值守超過52小時,目前共出動應急人員1021人、龍吸水28部、動力站60臺、工具車72輛,截至29日18點30分,36個積水點已恢復通行,僅有3處路面積水,3個積水下穿通道正在排澇處置。半日內,市區公交、地鐵線路均恢復正常運行,90%以上積水路段均已退水。

“為工作人員點贊,福州速度及時響應,多一點等待,祝福我們的城市越來越好。”“那么快嗎?上午還說福州一片海洋。”福州排澇的速度也獲得了不少網友的點贊。網友MAPLE楓說: “今年真的是恢復得快,早上樓下還集水,下午1點就電動車從省體到倉山,一路暢通無阻。”

下一步,福州聯排聯調中心將與氣象部門進一步加強會商研判,實時跟蹤雨情水情,持續降低城區水體水位,繼續保持高度警惕,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防范后續可能產生的強降雨。

十八載強化治澇 今日得見成效

時間回到2005年,當年10月2日臺風“龍王”同樣在晉江沿海登陸,受臺風“龍王”的外圍影響,福州市遭特大暴雨襲擊,在福州城區引起歷史上罕見的內澇,交通無法正常運行,人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有8000余輛汽車在這次洪水中泡湯。

特大暴雨引發的洪水在短時間內匯流進入城區,形成巨大的洪峰,市區內河水位急速上漲。市區約8平方公里面積受淹,最深1.9米。由于內澇高水位持續時間長達20小時,市區36個小區停電;部分主干道交通中斷將近一天;低洼地帶沿街房屋、店面進水,主要澇區住戶、賓館旅客出入受阻。此次內澇,福州用了幾天時間進行清理和恢復。

福州市位于閩江流域,水網平均密度大,汛期長、臺風多、雨量大,內澇頻發成為福州城區面臨的老大難問題。“龍王”臺風過后,福州持續了近二十年的內澇治理長跑。

福州八一、登云、過溪3座水庫是市區攔洪的重點水庫,“龍王”臺風過后,福州市投資約1000萬元,啟動這3座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地處福州北面的五四北,曾飽受內澇之痛。福州于2008年在五四北開挖琴亭湖,設計庫容71萬立方米,蓄洪量為57.6萬立方米,用于緩解五四北的內澇問題。

2011年,福州市政府表示,當年起新投資24.5億元,加快打造 “百年一遇”的防洪抗澇體系,建設福州南江濱東段休閑路護岸排澇續建工程;閩江下游南港防洪續建工程與閩江南港北岸農大洪塘段防洪排澇工程;閩江北港南岸防洪排澇工程等。

福州加快完善治澇的體制機制建設。2017年3月,福州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建立水系聯排聯調機制,成立聯排聯調中心,實現涉水三個部門、五個單位的緊密聯合,以一套預案、統一調度。福州還建成水系智慧調度項目,為全國首個城市級水系科學調度系統,通過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城區1000多個庫、湖、池、河、閘、站實現智慧、精準管控。

這幾年,福州還建設了一系列水利工程,持續優化防洪排澇。2019年6月,晉安河直排閩江通道正式通水,2021年6月,晉安湖調蓄工程開閘匯水,成為福州城區調蓄庫容最大的生態湖。

根據《福州市城區內澇治理系統化實施方案(2021年—2025年)》,梅峰支路、金巖路、金達路、雙湖高架橋、金山大橋下、齊安路、首山路北段、黃山公交站、登云路等35處易積水點專項整治已于2022年全面完成。同時,新建的200處快排通道、500個雨水口擴大改造,將進一步提升城市道路路面排水能力。

目前,福州正在江北城區建設山洪防治及生態補水工程(“高水高排”工程),這是福州城區最大水利工程。今年,福州市計劃治理西三環(淮安半島)、江濱西大道下穿、白馬路、國貨西路(華純南宮酒店)、新園路等10處積水風險點,建成100處快排通道、500個雨水口擴大改造。

據今年6月的媒體報道,2017年以來,福州市城區排水防澇應急處置效率提高了50%,庫湖河調蓄效益提高了30%以上,城區經受住了12個臺風和289場短歷時強降雨的考驗。

標簽:

責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