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體育科技需要結合我國的國情
2020-10-29 08:22:16 來源:光明日報
1
聽新聞

體育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助力,大數據和智能科技賦能體育正當其時。科技與體育的融合不僅能夠促進競技體育的高量、高質、高效發展,提升民眾參加運動的熱情,同時也對大眾健身方式的科學化、數字化、個性化以及安全性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幫助作用。

目前,我國對體育智能科技和體育大數據的研究和應用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面對日益蓬勃的社會需求,我們在體育智能科技和體育大數據的供給側還存在諸多不足。

第一,我們的高端體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依然較弱,處于國際技術領先地位的體育科技企業稀缺,在競技體育訓練和研究中實際使用的大量科技產品主要來自于引進以及模仿國外體育科技成果;第二,體育大數據的應用與發展過程中,數據獲取方式、數據維度、數據質量、數據標準、數據安全等許多問題還需要有效解決;第三,從整體上看,智能化的科技手段和體育研究的成果尚不能充分滿足競技體育的實際需求,教練員和運動員在實際訓練和比賽過程中還做不到方便快捷的利用科技手段來發現和解決問題;第四,科技助力體育的政策供給不足,體育科技人才數量缺乏、頂尖專家缺失、激勵機制尚不健全;第五,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體育科技整體基礎研究能力不足,高水平體育科技實驗室數量短缺,研究成果質量以及轉化能力均有待提高。

發展體育科技需要結合我國的國情。放眼當前的世界格局和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我們也需要以全新的思路,優化科技發展和創新的方法,探索新時代全球化和國際化背景下,適應當前形勢的國際體育科技合作方式。

對于競技體育,在發展智能科技的過程中,應從頂層設計出發,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運動員為中心,以舉國體制為主,市場參與逐步加強的科技助力模式。通過政策調控將高質量智能科技資源引入競技體育高水平發展進程中。體育科技與體育科研的第一線工作者應客觀認識到我們與世界頂尖水平的差距,圍繞國內競技體育的訓練需求,緊扣世界發展前沿,定好科學目標,樹立好“科技”對競技體育的引領作用,倡導傳統變革傳統訓練模式,在訓練和比賽實踐中學習融入數據驅動的新的訓練理論和方法,建立國際化、跨學科的體育研發與應用平臺。同時,開展各類形式的宣傳和普及工作,幫助運動員、教練員和管理人員充分了解科技助力的重要性、促進其訓練理念更新,從而積極參與科技助力體育的過程中。引導科技創新力量進入體育,鼓勵自主創新,革新高水平、高層次的專業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不斷壯大體育科技創新人才隊伍。

在全民健身中,智能體育科技有著更為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當前,全民健身的熱潮已逐漸興起,但普遍水平并不高,群眾體育消費意愿占人均GDP百分比仍較低,市場潛在發展空間巨大,智能體育科技大有可為。應當鼓勵科技創新企業積極進入體育產業,發揮“互聯網+”的思維創新發展理念,堅持產業鏈可持續發展思路,充分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針對全面健身中的痛點需求,搭建平臺,推廣AI健身助手等新產品,不斷豐富完善體育大數據,通過創新手段,拓展產品與服務邊界,提高服務水平,滿足消費者不斷增強的個性化健身需求。通過發展智能科技,加速推動體育行業的產業鏈、市場業態及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與變革,有效提升體育產業的創新力、生產力和核心競爭力,催化體育產業新模式的演進,形成更廣泛的以智能科技為基礎的體育產業發展新形態。

作者:沈燕飛(北京體育大學教授)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