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機器人成為緊張學習生活的調劑
2020-11-04 13:33:39 來源:楚天都市報
1
聽新聞

“自動開關井蓋機器人” 在暴雨天氣到積水嚴重處代替人力開啟井蓋促進排水;全自動功夫茶機器人自動泡茶;疫情期間設計外設電梯語音控制樓層選擇設備,讓乘客通過語音進行樓層選擇,無需直接觸碰電梯按鈕……這些奇思妙想的機器人小發明,全部出自一名高中生之手,他就是華中師大一附中高三學生肖彭博。在日前公布的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中肖彭博榜上有名,全國僅33名高中生獲此殊榮。

屢敗屢戰終獲機器人比賽冠軍

肖彭博的媽媽彭繼輝說,6歲的時候,她帶肖彭博試聽了一場機器人培訓班課程,他一下子被深深吸引,執意要參加。在老師指導下,肖彭博一頭扎進C++等編程語言學習中,還用3D打印建模等,動手制作各種機器人零部件。

“一路走來,我并不是一直都是一帆風順的,而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失敗。”肖彭博說,機器人鍛煉了他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千萬不要怕摔跤。”

肖彭博回憶,從2015年到2018年,三年間大大小小的賽事,成績都與自己預期有很大差距,這讓他一度十分消沉。“我一度想過當場棄賽不再參加了,后來想到發明家愛迪生的名言——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與成功一樣對我有價值。”在不斷失敗并總結經驗以后,肖彭博比賽一路開掛,不光多次拿到國家級比賽一等獎,在韓國、澳洲等國際賽場上也斬獲冠軍。

去年暑假,在第24屆FIRA世界杯機器人國際賽(韓國)上,肖彭博設計的機器人,在一樣的重量下,設計了一個放置很低的進攻鏟,用來鏟對手機器人底部,最終獲得機器人相撲比賽冠軍。

設計語音識別電梯樓層設備

疫情期間,作為武漢伢的肖彭博,看到人們上下乘坐電梯十分不便,也想為社會出點力,于是萌生了設計一種設備使用聲音來控制電梯的想法。

萬事開頭難,通過查閱大量資料,他制定了項目進度計劃書,考慮到直接對現有電梯進行改造工程量大、耗時長、辦理手續麻煩等一系列問題,他便嘗試把這個設備設計成一種外掛式控制的機器人,能夠簡單直接地將此設備安裝在電梯按鈕控制面板上。

行動起來,新問題層出不窮。設備整體要設計成什么樣子?要運用到怎樣的機械結構?用什么樣的材料才能使得設備整體更加輕巧牢固?最終肖彭博想到通過3D建模進行機器組裝。從計劃實施到建模完畢再到組裝機器,足足花了他兩個多星期。

由于項目要用到“語音識別”技術,專業知識受阻的他只能通過網絡論壇查找案例,請教學長和老師,終于在反復的試錯與請教過程中一步步向成功靠近。歷時一個半月,經過3次大的方案修改和無數次的調試改進后終于將設備試制成功,目前已成功拿到了專利受理通知書。

“琢磨機器人對我來說是緊張學習生活的調劑。”肖彭博表示,未來他想更深入學習機器人和通信方面技術,懷著一顆報國初心,努力成為科技追夢路上硬核的中國少年。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