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正式公布。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李向東主持的《宇宙簡史》入選。“課程建設要以學生為中心,做到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品德塑造三位一體。”李向東說。
“無論身處何位、從事何種職業,都要腳踏實地面對生活,比星空更寬廣的唯有人類的胸懷。”曾選修此課的環境學院學生李萊輝說。這是南大近年來全面推進“熔爐工程”建設的一個生動注腳。從2019年起,南京大學啟動“熔爐工程”建設,希望通過南大這個“熔爐”,培養出“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高校要成為鍛造優秀青年的大熔爐。”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說,新時代高校鑄魂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著力完善全面培養的育人體系。在“大教育”“大思政”的工作框架中,校園里每個人都是“熔爐工程”當仁不讓、當之無愧的建設者和推進者,努力擔負起自身應有的責任,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成長生態、更強的服務支撐。
全校全員“畫”好育人“同心圓”
2020年9月,3000余名本科新生到南大報到,迎接他們的不再是各個院系和學科大類,而是安邦、毓琇、開甲、秉文、行知、有訓六大書院。這是該校首次面向全日制本科一年級學生成立的教育及管理機構——新生學院。
新生跨進校門,首先進入書院浸潤。每名學生都配備新生導師,導師通過專業導學體系、豐富多彩的講座與面對面交流,幫助學生了解學科特點,充分認識自我規劃、未來生涯。
新生開學典禮上,胡金波向新生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子建授牌,并與校長呂建一起為書院院長頒發聘書。其中,六大書院“大家長”有中國科學院院士、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這是該校全面落實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健全五育并舉的三全育人新格局的嶄新舉措。
“書院制不僅改革了傳統學生管理模式,還促進了部門與院系之間的融合發展,形成整體化、系統化、協調化為導向的工作關系,部門育人資源能夠更加便捷地轉化為育人一線工作實踐,形成高效雙向互動,共同畫好育人同心圓。”南京大學校長呂建說。
同時,本科生院整合貫通本科教育教學相關機構、職能和人員,強化不同領域、部門、環節育人合力,為師生提供聚合式精細化的一站式支持服務。此外,該校圍繞課程、科研、實踐、文化要素構建起“十大”育人體系,充分發揮各大育人要素的積極作用,推動辦學治校各項工作與立德樹人深度融合。在此基礎上,學校在院系層面精心培育打造了20個思政工作精品項目。
幫助學生明確人生方向
談心談話是計算機系輔導員周曄的一項重要工作。記載著師生獨特情誼的談話記錄已經累計近30萬字。
就業和學業的雙重壓力讓學生小戴一度陷入迷茫。周曄從課業、論文、簡歷投遞、社會實踐等環節一一抓起,幫助他逐漸明確了目標,最終順利簽約心儀的網絡公司工程師崗位。臨近畢業,小戴首次站上演講臺,參加了就業之星大賽,最終獲得三等獎的好成績。
近年來,南大切實抓好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基礎性工作,這也是“熔爐工程”的關鍵——充分調動教師力量,發展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建設師生成長創新共同體。
南大文學院“師友會”活動在校園里很火,老師們各有妙招兒:帶領學生探尋南京文脈蹤跡,欣賞昆曲等傳統藝術表演,與學界大師面對面交流……“師友會”活動的設計別出心裁,探求具有“從游”意味的培養方式,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南大積極融合發展校地關系,正式聘用了181位校外生涯規劃導師,覆蓋了互聯網、金融、教育等多個重點行業和領域。他們通過講座等多元方式參與到校內外共建共享的育人過程中,幫助學生探索個人能力特質,明確就業方向。
2020年秋季學期,南大正式啟動“科學之光”項目,6位院士、25位長江學者、國家杰青等高水平教師參與授課,引領新生感受科學價值,發掘科學興趣,培養科學精神,提高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
多彩青春遠航星辰大海
“熔爐工程”還推出了熔煉計劃,打造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格局,聚焦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培育健全人格。
目前,南大正在啟動面向全體本科生的體育課程體系“三段式”改革,美育育人體系熔鑄“大美南大”美育文化,形塑“各美其美”審美格局。
通專結合、打開視野、提升能力,是保送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直博的2017級本科生任健坤對南大課程體系最大的感受。“作為理工科學生,我時常會去聽一些人文社科的課程,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南大多元知識的熏陶培養,讓我的視野和思維都變得更開闊了。”
南大更將樹立信仰堅定之“紅”作為立德樹人工程的底色。從強化思想引領、完善體制機制、創新育人載體、加強隊伍建設四個方面入手,將思想價值引領滲透進學生成長成才的每個環節。
南大“棟梁獎學金”是學生校內最高榮譽獎學金,評選圍繞“德”的教育,突出培養有理想、有信念、有本領的優秀大學生。以獲獎者為主體的“誠動天下”大學生成長報告團深入院系、班級、團支部開展主題宣講,分享青春奮斗故事。
2018年“棟梁特等獎學金”得主、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陸福志立志“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新聞傳播學院2016級本科生韓政,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參與組建團隊支援湖北一線,募捐善款210萬元,并購買抗疫急需醫療物資20 余噸;文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于佩鑫,赴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支教,為當地的孩子提供心理援助……
如今,一位又一位南大學子,在紅色大地上寫下動人的青春篇章。(龔躍 齊琦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