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升級,讓鄉村成為宜居宜業的“樂土”
2021-03-05 15:03:38 來源:光明日報
1
聽新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做好‘三農’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青海省工商聯專職副主席、青海省婦聯兼職副主席李青委員認為,近年來,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城鎮輻射帶動農村能力不斷增強,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良好條件。但這也造成農村人口單向流出,帶來鄉村“空心化”,人口遷移“候鳥化”。

鄉村產業發展的滯后,造成吸納就業弱勢化,人力資源和專業人才短缺化的問題較突出。如何應對?李青委員認為,首先,強化發展規劃引領。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護和搬遷撤并劃分類型,制定實用性的鄉村發展規劃,推動城鄉區域融合循環發展;準確把握鄉村的個體差異性和發展走勢,明確鄉村高質量發展目標,實現理念等值。

同時,積極培養新型職業農民。要著眼提高農民素質和技能,加快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體系,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拓寬新型職業農民來源,以激勵機制鼓勵大學生、轉業軍人等多層次人群主動參與農業及外出農村人口返鄉就業,促進農業市場經濟主體多樣化,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實現身份等值。

李青委員表示,要進一步夯實農業生產基礎。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充分發揮科技創新驅動作用,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實現基礎等值。

另外,要提升農村土地價值,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政策,嚴守永久基本農田紅線,做到“有地可種”。在實現土地等值的同時,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和以縣域為單元的城鄉統籌發展。持續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水平和質量,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升級,讓鄉村成為宜居宜業的“樂土”,實現城鄉等值。

責編: